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报价 汽车报价

中国汽车测评机构排行榜前十名_中国汽车测评机构排行榜前十名

tamoadmin 2024-09-03 人已围观

简介1.第三方检测机构排行2.中保研碰撞测试回顾,“严格”的碰撞测试机构很难在国内生存?3.汽车轮胎品牌排行榜前十名4.帕萨特的命运轮盘掌握者,中保研是谁?5.中保研最新一批评测车公布,这几款热门轿车关注度颇高!6.中国汽车成为欧洲NCAP的五星专业户,背后的头号功臣是它近年来,汽车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科技与汽车的加速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新能源汽车开

1.第三方检测机构排行

2.中保研碰撞测试回顾,“严格”的碰撞测试机构很难在国内生存?

3.汽车轮胎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4.帕萨特的命运轮盘掌握者,中保研是谁?

5.中保研最新一批评测车公布,这几款热门轿车关注度颇高!

6.中国汽车成为欧洲NCAP的五星专业户,背后的头号功臣是它

中国汽车测评机构排行榜前十名_中国汽车测评机构排行榜前十名

近年来,汽车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科技与汽车的加速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车首选。然而,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作为出行工具,人们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始终不变,甚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那么,消费者如何才能买到一款安全性能过硬的可靠车型呢?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参考行业权威机构的相关检测报告。而中保研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汽车安全测评机构之一,每年公布的碰撞测试成绩榜单,便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带来最新的中保研汽车碰撞测试排名,希望能够帮到正在购车的朋友们。

在这份中保研汽车碰撞测试榜单中,有75款车型榜上有名,令人欣喜的是,自主品牌上榜车型有大幅提升,在34款获得全“G”优秀评级的车型中,合资品牌只以小领先。具体到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安全等各项安全表现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超越部分合资品牌。

截取榜单前30名车型来看,共有16款SUV车型上榜,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3%,轿车次之,上榜13款,占比43%,MPV车型则仅有荣威iMAX8一款上榜,位列MPV车型安全碰撞得分之首,堪称是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榜单中的黑马车型。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出台,MPV的家用需求越来越旺盛,也推动国内MPV市场开始升温,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提升。然而,曾经主要作为商用的MPV车型,其安全性能却很少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去年中保研碰撞测试榜单中,前40名都看不到MPV车型的踪影。根据今年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榜单来看,上榜的MPV车型仅有别克GL8和荣威iMAX8两款车型,由此可见,国内MPV车型的安全性能还需要大幅加强。

不过,MPV车型少有上榜也是有客观原因的。由于MPV车型最为重要的就是内部的大空间,而大空间的结构设计必然会增加正面及侧面安全结构难度,在碰撞测试中面临的挑战更大、难度更高,让MPV车型在碰撞测试当中相当“吃亏”,正因为此,许多MPV车型也没有勇气参加中保研碰撞测试。

具体来看,别克GL8在此次中保研汽车碰撞测试榜单中,继续保持良好表现,其中在安全、行人保护两项获得“G”优秀评级。而荣威iMAX8在主驾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座椅头枕、车顶强度、安全、行人保护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水准,全面取得G优秀成绩,不仅位列所有MPV车型第一名,而且比许多轿车和SUV车型都更胜一筹,确实让人意外和惊喜。这也将对整体MPV车型安全性能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对SUV车型的热衷度有增无减。而从此次中保研汽车碰撞测试成绩榜单来年,SUV车型的整体表现也算是不负众望。尤其是自主品牌SUV车型的表现相当亮眼。近期销量不俗的比亚迪宋PLUS,高端车型领克05甚至领先于一汽丰田奕泽,分别位列自主品牌前一、二名,上汽荣威RX5 MAX位于第三名,优于宝马X3,蔚来EC6、长安UNI-k则分列自主品牌的第四、五名,领先于一汽丰田荣放、讴歌RDX等合资车型。

另外在轿车方面,合资及自主品牌的多款车型都表现不俗,其中华晨宝马325Li、一汽丰田卡罗拉以及国产车领克03,其碰撞测试成绩都获得了全G优成绩,打算选购轿车的朋友,可以优先考虑。

综合中保研汽车碰撞测试最新排名来看,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年度安全车型还是比较丰富的,尤其是许多中国自主品牌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以上汽荣RX5 MAX、比亚迪宋PLUS、领克05为例,它们的安全性能表现比许多合资SUV还要高出一大截,荣威iMAX8更是占据MPV车型安全碰撞得分之首。在越来越透明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购车也会更加理性,也为中国品牌带来了更多机会。未来,我们也期待中国自主品牌能有更优表现,不仅满足国人需求,更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方检测机构排行

作者?|?郭?振

编辑?|?Jane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0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出炉。

11月2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在广州车展期间发布上述测评结果。本次涉及的8款车型于10月底完成试验,其中因部分?理想ONE被召回,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将进一步确认相关信息。故此次只发布7款车型测评结果。

这7款车型均为传统燃油车,包括3个中国品牌和4个合资品牌。其车型和评价结果分别为:红旗HS5?2.0T?AT?智联旗享型(5星)、哈弗F7?1.5T?DCT?i?潮版(5星+)、奔驰GLB级?200动感型改款(5星)、宝马3系?325Li?M运动套装(5星+)、天籁2.0L?CVT?XL?舒适型(5星)、享域1.0T?CVT?乐享型?180国VI(5星)、宝骏RM-5?1.5T?CVT?24小时在线豪华型6座(4星)。

帮宁工作室从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了解到,本次试验车辆全部由该中心从各品牌4S店购买,共花费约387万元。

综合来看,本次测评呈现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试验周期较长,历时3个月。

测评严格按照2018版C-NCAP规则进行,每款车型每项试验安排均在C-NCAP提前公开,依次进行AEB试验、行人保护试验、三项实车碰撞试验以及鞭打试验。该批第一款车型AEB试验自(2020年)7月29日开始,最后一款车型碰撞试验至10月29日完成。

其二是,这7款车型均为销量较大的配置,整体表现可圈点。

比如车辆基本安全配置中,正面气囊、前排安全带提醒装置、前排安全带预张紧、限力器等得到普遍应用,在此次所有测试车型中均为全系标配。

比如侧气囊、侧气帘等安全配置,在新车上的装配率明显提升,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可以迅速完整地展开,从而有效保护车内人员。

再比如,虽然测试车型级别和价格有所不同,但所有车型均装备能起到主动预防碰撞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C-NCAP在提升中国汽车安全性能,以及重要安全配置方面,起到显著作用。”?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告诉帮宁工作室,2018版C-NCAP规则实施3年来,各品牌车型的安全配置都有明显提升,且测评成绩持续向好。

至此,2018版C-NCAP规则自2018年7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2020年11月,中汽中心共测试63款车型,其中46款车型获得5星及以上成绩,17款车型获得4星及以下成绩。5星及以上比例从2006版C-NCAP规则时的37.5%增加到?73.0%。

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国产主流车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安全配置看,上述63款车型中,配备ESC功能的车型有59款,ESC配置率从2012版规则的65.8%上升到?93.7%。配备AEB功能的车型有51款,总体配置率为81.0%。

全球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5星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2018年-2019年,欧洲NCAP启用最新评价规程,2019年约有四分之三测评车辆获得5星。2017年-2019年,韩国NCAP碰撞车型中,达到5星以上车型约占总数量的85%。2019年,A-NCAP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销售的95%的乘用车、SUV和LCV测评中,91%的乘用车、SUV和LCV获得5星。

NCAP(新车评价规程,?New?Car?Assessment?Program)最早可追溯至19年。彼时,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牵头组织实施US-NCAP——这个公认的世界最早NCAP体系,对世界汽车安全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4年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推A-NCAP。又2年后,经日本政策授权,NASVA推出J-NCAP。同年,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推出IIHS-NCAP,其特点是不用星级划分成绩,而是将安全性能划分为良好、可接受、及格和差4个等级。

NCAP?继续在各国推进。19年,由法国、德国、瑞典、荷兰、英国、卢森堡及西班牙7个欧洲国家牵头,联合国际汽联、欧洲汽车俱乐部(ADAC)等推出E-NCAP。1999年,韩国推出K-NCAP。

2006年,中国建立了自己的NCAP,成为第七个NCAP组织。从一开始,中汽中心就将其定位为独立、公正和第三方,并在此后14年中,通过不断增加测评项目来完善其内核与外延。

2012年,C-NCAP加入Global-NCAP(全球NCAP),致力于推动汽车安全。4年后,C-NCAP加入UNRSC(联合国道路安全协作组织),通过系列公益措施和技术推动,致力于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来看看值得记录的几个时间节点。

2012年,中汽中心开展专注于健康、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C-ECAP(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研究。2015年,发布实施第一版C-ECAP,属国际首创。2016年,创建并发布实施EV-TEST(中国电动汽车评价规程)。2018年,发布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满意度研究及评价规程),属国内首创。

它们各有所成。帮宁工作室了解到,成立至今,C-NCAP已完成465款车型千余次碰撞试验;C-ECAP自愿性认证项目从生态环保和成员健康维度,完成49款车型评价;EV-TEST完成30款市场主流电动车型评价;CCRT从消费者满意调研和客观试验两个维度完成65款车型评价,车型推荐率为58.5%。

但如何将这些相对独立的测评项目集中起来,统筹开展汽车评价,以更精准地为中国汽车产业服务?今年3月6日,中汽中心将包括C-NCAP、C-ECAP、EV-TEST、CCRT在内的测评项目进行整合,成立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下设品牌推广部、试验管理部和技术管理部。

新机构初衷未变。其愿景是,通过独立、公正、专业、更严格的试验和技术要求,促进汽车技术进步和引导汽车消费市场良性发展,满足消费者更美好生活?需要。

在中汽中心内部,它被定位为中心直属非盈利机构、全额预算管理部门、受中汽测评管委会领导。其社会行业定位有三,一是为消费者服务,当好购车参谋;二是为企业服务,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新技术推广;三是为部门服务,提品质量信息。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实施流程可概括为“四个统一”,分别为统一选车、统一购、统一测试和统一发布。

以统一选车为例,其原则之一是,近两年内新上市的乘用车(M1类车辆),且车型总销量超过3000辆(新能源汽车和热门车除外)。由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参考市场表现选取,取消企业自主申请。

原则之二是,热门车为上市6个月以内,且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车型,由公开投票方式选取。

值得一提的是,热门车评选项目是C-NCAP成立14年来首次实施。作为一项与消费者互动的创新举措,其旨在更好地让消费者参与到C-NCAP安全评价规程测试全过程中。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在2020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发布会上透露,经过历时一周的投票,最终锁定哈弗H6为测评热门车,后续将对该车开展购车以及测试全程直播。

车型确定后,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在事先不告知生产企业的前提下,到该车型经销商处购买较大销量配置的所有试验用车车辆及相关零部件。购买过程接受媒体和消费者监督,同时在中汽测评官方平台上公布所购测评车型及配置,向车辆生产企业发送通知函。

接下来,测评车辆依次完成CCRT、C-NCAP评价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客观试验部分,且每个确定车型购3辆。之后,发布测评结果,包括安全性能、驾驶性能、舒适性、经济性(用车成本)、造型及品质、故障率等单项星级。后续还将纳入智能化性能指标。

C-NCAP自2006年首次推出,期间14年,已经历过两次大改版——分别是2012年和2018年;和2次小改版——分别为2009年、2015年。

2020年4月27日,2018版C-NCAP规则修订版发布实施。此次修订内容包括:优化更新选车、随机抽车购、社会监督部分的规则描述;更新管理机构及各部门职能描述;删除企业自愿提出测评申请的相关内容;删除燃料消耗量附加试验相关的所有内容。

相关人士告诉帮宁工作室,此版本已与全球N-CAP体系全面接轨。

作为第6次改版,2021版C-NCAP规则拟于2022年1月实施。2020年5月15日,征求意见稿发布;8月25日,2021版C-NCAP规则发布。

2021版C-NCAP规则按照“持续保持C-NCAP管理规则的技术先进性,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持续引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等原则进行修订。以主动安全为例,新增道路保持系统性能测试、前照灯整车性能测试和三项审核加分项目——车道偏离报警、交通标识识别、盲点检测系统。

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表示,未来,C-NCAP将紧跟智能网联技术步伐,聚焦“大安全“,重点考虑中国化研究,让汽车变得更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保研碰撞测试回顾,“严格”的碰撞测试机构很难在国内生存?

第三方检测机构排行:

1、SGS瑞士通用公证行:SGS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业务多元化的大型检测机构之一,公司业务范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检测检验、合格评定领域,全球员工超过50000人。

SGS在1991年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当前公司已经在全国设立了40多家分支机构和50多家实验室。

2、BV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成在1828年成立,它拥有覆盖众多领域的检测技术,在全球设有900多个办公室和实验室,员工总数超过40,000人,2001年,BV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作为BV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平台,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国及外资客户提供覆盖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与社会责任等领域的符合性评估和技术咨询服务。

在中国大陆地区,当前,BV拥有4500名员工,通过遍布全国近40个地区的50多个办公室与实验室,为超过7000个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3、Intertek天祥:Intertek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商业检验机构,自1989年以来已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分支机构及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拥有超过4,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业务领域覆盖分析服务、商用及电子电气、消费品、工业服务、矿产品、石油、化工及农产品服务等行业,当前公司已经在全球100个国家拥有1000多个办事处及实验室。

共有超过27000名全职专业人员,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及各类产品的其他相关服务。

4、CTI华测检测:公司专门从事工业品、消费品、生命科学以及贸易保障领域的技术检测服务,检测领域包括有害物质、安规、EMC、可靠性、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安全、计量校准、纺织品、鞋类、皮革、玩具、汽车、验货、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当前,华测检测在国内已建立了由30多家分支机构组成的业务服务网络,拥有覆盖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电磁等领域的数十家实验室。

5、PONY谱尼测试:是国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认可,具有国际公信力,公司的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下设天津、青岛、上海、苏州、宁波、武汉、深圳、广州、厦门、香港公司,及健康与环保、贸易符合性、商品质量鉴定、安全保障4个独立事业部,共拥有8个大型实验室基地及几十个联络处。

汽车轮胎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6月20日,“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关于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有关本田皓影测试结果敏感数据被盗的声明”发布。

这家出道即巅峰的国内碰撞测试机构,在一则声明过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至于最近的一则工作信息,正是备受争议的“广汽本田皓影完成C-IASI全项试验测试”。

而这项测试,也是外界对C-IASI最有争议的一次,并且是大部分人认为导致它近3个月不更新的原因。

时间回到6月12日,C-IASI第一次公布广汽本田皓影碰撞测试部分内容,包含低速结构正碰和追尾碰撞试验、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车顶强度试验、座椅/头枕试验、行人保护试验等,以上是精英版车型,ABE则是豪华版车型。

此时公布的部分中广汽本田皓影的碰撞车辆看起来还算坚挺,不出意外的话会拿到比较高的评价:

6月13日,C-IASI公布了广汽本田皓影25%偏置碰撞试验的。一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公布的中,广汽本田皓影的25%偏置碰撞测试结果并不理想,A柱出现明显弯曲,目前还能在网上检索到部分。

同时由于测试所使用的精英版车型没有装备侧面安全气囊,所以从中能看到,人头部侧面和A柱有明显接触。

因此广汽本田皓影的碰撞测试结果按理来说应该拿不到高分,甚至可能评分较低的情况。

一时间广汽本田皓影的碰撞测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就像当初帕萨特一样。

反转发生在6月19日下午5点半,C-IASI发布广汽本田皓影碰撞测试结果,尽然大部分为G(优秀)的评价,甚至连中A柱有明显变形的25%?偏置碰撞也取得了G(优秀)的评级。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最终还是被充值了。”

紧接着,同样是在6月19日,具体时间有说半夜,也有说就在发布后的40分后,广汽本田皓影在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被删除。

第二天,也就是6月20日,C-IASI发布文章开头提到的“关于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有关本田皓影测试结果敏感数据被盗的声明”

声明内容如下:

中保研(C-IASI)的更新也停留在了6月20日的这则声明上,而其中提到的“本公司将对进行安全性检查和相关数据校验,择日公布相关车型测试结果。”也已经过去了两个半月。

那么警方调查的结果到底如何,至今没有任何信息,C-IASI的“相关数据校验”也可能还在进行,只是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少人还是难以接受的。

不妨回顾一下为什么中保研(C-IASI)出道即巅峰的原因。

首先,在此之前,国内仅有C-NCAP一家独大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机构,但由于碰撞试验标准与国际水平不同,特别是偏置碰撞为40%?偏置碰撞,而现在国际基本已经用25%偏置碰撞,所以碰撞测试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车型都能在此得到5星评级。

这也让网友将其戏称为“5星批发部”。

加上中汽研还允许品牌自行申请碰撞,并可以由品牌方提供车辆,这也让中汽研碰撞测试结果的公信力逐年降低。

可不论如何,是中汽研让中国消费者了解了安全碰撞测试,并且提升了国内消费者对安全碰撞测试结果的重视度。

2018年,由人保、太保、平安等8家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的汽车碰撞测试机构正式运行,名称叫做C-IASI,无论是测试方式,还是成绩评定,都是在美国IIHS原先的测试规则上,保持只高不低的评价水准。

而北美IIHS同样也是由各大保险公司成立的,并且是非盈利机构,同时其碰撞测试结果将直接影响车型的保费。

C-IASI主要从四个方面考量车型的安全属性,分别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安全。其中就包含了公认严苛的25%?偏置碰撞测试。

首批碰撞测试车型就包括了别克GL8、比亚迪宋MAX、一汽丰田奕泽、北京奔驰C级等12款车型,没有任何一款车型取得了全G(优秀)的评级,即便是北京奔驰C级在车外行人保护中也仅得到了A(良好)的评价。

这样的结果,让C-IASI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纷纷表示国内终于有了一家能够信得过的安全碰撞测试机构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C-IASI每次公布测试结果,都让不少品牌捏了一把汗,特别是2019年的帕萨特碰撞测试,让这辆国民神车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同时也让C-IASI的公信力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

即便是上汽大众最后找到了C-NCAP申请重新测试并不出意外的拿到了5星评价,对于帕萨特的安全形象也于事无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广汽本田皓影碰撞测试中的结果和实际公布结果出现差异后,人们对于这样的结果表示非常不满的主要原因。

都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可是反过来想想,安全碰撞测试机构在国内并不好过。

之所以在C-IASI出现后大家再也不看C-NCAP了,就是因为前者的碰撞试验要严格很多,也能进一步还原车辆在真实事故中的安全性。

可这样做,就站在了很多国内车企的对立面,并且还不仅限于品牌的对立面,要知道不少车企还是某些地区的税收大户,销量下滑,车卖不出去,影响的不光是厂里的工人和管理层。

其次,同样作为非盈利机构,C-IASI的处境和IIHS完全不同,在IIHS测试成绩差的车型,随之而来的是保费增加,最高评价的车型保费会随之减少,也就是说单纯IIHS这个机构是不盈利的,但却为保险协会带来了利好。反观C-IASI,除了让更多人知道某一款车安全性好,某款车一撞就弯之外,似乎并不能为保险协会带来什么利好。

这还仅仅是两方面的压力。

所以一家“严格”的碰撞测试机构在国内真的太难了?

可是你既然都开始了,难道之前没想过会有这些问题吗?既然上汽大众帕萨特都撞了,难道一辆广汽本田皓影就真的把C-IASI撞歇业了?

5月9日中保研在《促进汽车安全升级?助推行业良性发展?——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2019年测评结果研究报告发布》中提到:“2020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继续发挥“助推器”作用,为保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为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保障。”

虽然经过这件事后,大家对C-IASI的信任度会下降非常多,但还是希望助推器早日重启,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更好安全碰撞测试机构让消费者知道哪些车更安全,哪些车不能买。

所以你也在等C-IASI复活吗?还是说只是为了看看最终会给到广汽本田皓影什么样的测试结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帕萨特的命运轮盘掌握者,中保研是谁?

根据中国权威的测评机构《盖得排行》发布的排名,汽车轮胎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是:

1、米其林

2、马牌

3、普利司通

4、固特异

5、倍耐力

6、邓禄普轮胎

7、诺记

8、韩泰

9、耐克森

10、玛吉斯

中保研最新一批评测车公布,这几款热门轿车关注度颇高!

出品?|?破浪图文组

文?|?庞志聪

责编?|?章丽娟

今年6月,一场“数据被盗”在汽车圈里传得沸沸扬扬,该机构在发布了“数据被盗,并已经报警处理”的声明后便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进一步炸开。引起了不少媒体和群众的质疑。

没错,我说的就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下文简称中保研)。在沉寂了多达半年之久后,12月2日,中保研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2016-2020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其中就包括了2020款?帕萨特和广汽本田皓影。

根据中保研得出的数据显示,2020款大众帕萨特280TSI商务版(全系最低配)在此次碰撞测试中车内成员安全指数全部获得了G级评价,与老款的表现大相径庭。而因碰撞测试数据被盗的皓影而“择日再公布”的成绩则与此前“被盗”成绩并没有差别,这也符合了许多网友之前“被盗数据即是实测数据”的猜疑。

至于我为何要提到这两款车型?是因为我觉得中保研立名于帕萨特,而遇皓影后腰斩,直到近日才“重出江湖”。

去年在中保研车辆碰撞测试中,从CNCAP中斩获5星满分安全车型的2019款帕萨特在中保研测试的25%偏置碰撞项目中A柱几近撞成90°,测试数据显示人模拟的驾驶员头部、颈部、小腿、脚部都没保住,获得了较差(P)的成绩,而2019款帕萨特在此项测试项目的成绩中也垫底目前中保研所有测试车辆的成绩,帕萨特可以说把车友对大众车安全品质信任撞得惨不忍睹!

从此中保研“一撞成名”,也被不少媒体平台或群众口头赋予“车企督察员”、“品牌照妖镜”等称号,而帕萨特却成为群众的众矢之的,中保研碰撞成绩公布后帕萨特销量锐减,直到目前也还未重登往日高峰,不过随着最新的成绩发布后,新款帕萨特拿到了“全优”的成绩,相信这一成绩会增加不少车友对帕萨特的信心。

在中保研的公信力日益上升,消费者都在关注着碰撞成绩时,今年6月的皓影碰撞数据被盗将中保研拉入了信任危机。

是如此相似,但却让中保研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在2020年4月28日至6月10日,中保研对皓影完成了所有测试项目,并且也公布了测试。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可以看出,皓影在64km/h的时速下撞击物体后,A柱发生了明显的弯折现象,人在碰撞时,头部从气囊一侧滑过,直接撞到了A柱区域,与车门发生了明显的磕碰,而左前轮看起来也即将脱落。

不过,在很多网友推测皓影此次的成绩应该不会很理想的时候,2020年6月19日,网上流传出一张皓影的最终碰撞成绩,在大家最为关注的25%偏置碰撞测项目中给出了A(良好)的评级,而随后中保研却发布了“数据被盗,成绩择日公布”的声明。

此事一出,立马引爆了车圈舆论,大家对于中保研的质疑不绝于耳,从帕萨特的一战成名,到本田皓影的数据被盗,中保研所做所有车型的一切测试,都在车圈内被探讨,当时还有大V分析了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机构的股权成分,认为中保研并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第三方,会有利益牵扯的可能性,一时间把中保研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信大家都想搞清楚目前国内专注汽车安全测试的中保研和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下文简称中汽研)的区别,为何在中汽研获得5星满分的安全车型帕萨特在中保研的测试中会如此惨不忍睹?

用通俗的话来讲,中保研是一个“测评机构”,其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发起成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八家保险公司以及一家专注于车险报价系统的软件公司-北京精友世纪共同出资入股而来,中保研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保险公司对车进行深入、专业的研究,获得他们所想要的大数据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机构。换句话说,买车总要买保险吧,中保研对于车型测试的结果可以让保险公司针对车辆的安全性从而去为每一款车型量身定做不同的保费,至于车险里面的种种利益关系我就不再拆分细说了。

那么为保险公司服务的中保研是否会被车企所充值呢?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会比较小。

一方面,中保研公布测试结果是为了保险机构根据成绩调整保费的打算;另一方面,在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情况下,成绩一旦公布,车企改进产品,车更安全了,保险公司支出成本降低;问题企业如果不整改,销量必然会有所下降,那么路上的问题车少了,保险公司同样也会赚得多。中保研就是靠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后倒逼企业进步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点的利益正好与车企相反,所以中保研的测试会更像是第三方独立机构,给出的成绩也更加客观。

中汽研是国家一类科研院所,主要承担中国企业行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基地及技术支撑机构,其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国家对汽车行业进行管理。

中汽研的C-NCAP标准是参照欧盟E-NCAP,车辆也是由厂家提供送检的。通俗来讲,中汽研的测试结果更多的是体现车企产品宣传或产品的改进升级,是对整个企业的舆论口碑的影响。但后来因为被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中汽研也被车友戏称“五星批发部(帕萨特车型曾在C-NCAP机构中夺得全五星成绩)”,其权威性逐渐丧失。

中保研的C-IASI标准参考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标准,为了保障数据公平公正,中保研的测试车辆都是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的(碰撞测试一般为车型入门版或次低配),而不是由厂家提供测试车辆。从帕萨特到皓影再到不久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批2016-2020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每款测试车辆我们都可以从、以及中保研公布的成绩中看到,所以存在猫腻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在碰撞测试中两家机构的测试项目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区别在正面偏置碰撞中,中汽研C-NCAP用的是40%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而中保研C-IASI用的是25%重叠不可变形壁障碰撞,两者相比下C-IASI的测试更接近极限时的碰撞情景,更加深挖车辆的安全能力。

再看回中保研最新发布的碰撞测试结果,其中2020款的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A柱“完好无损”,与老款相比天差地别。可以说,去年的碰撞测试还是引起了大众高层的高度重视,这一碰撞测试也把“一代‘神车’帕萨特拉下神坛”。

今年4月,上汽大众上市了2020款帕萨特,并主动申请中保研的测试。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去年帕萨特在中保研折了,今年上汽大众也希望能在中保研上挽回重塑信心,而中保研也随机从4S店购了2020款帕萨特进行重新测试。这次的碰撞测试新款帕萨特也一雪前耻,再次印证了上汽大众对新款帕萨特改进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并且成功通过了中保研的检验。

中保研的测试成绩还可信吗?其实,车企针对碰撞测试进行车辆的局部加强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当我看到帕萨特“优秀”的测试成绩时,内心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如果中保研能向美保研IIHS那样向广大群众提供更详细、更全面的数据那就更好了。毕竟,在安全面前群众还是愿意买单的。

皓影的风波也随着中保研碰撞成绩的正式公布尘埃落定。虽然A柱弯折角度也比较明显,但综合车内人的伤害值来判定,还是能达到良好的标准的;且在侧面碰撞、车顶强度以及主动安全配置等测试上都能拿到良好和优秀的成绩。此次成绩的公布与此前曝光的成绩并无差异,这也有力的回击了质疑皓影安全性和广汽本田充值的网友,同时也证明了中保研的独立性。

作为一个媒体人,从中保研的背景和利润来源去分析,我觉得它没理由去收车企的封口费,但作为一个庞大的机构,其是否有些不为人知的行为是普通人无法知悉的?这点我保持中立的态度。但以中保研目前的表现,我们看到的都是有利于汽车市场,有利于消费者的情形,它与车企还是保持在“对立面”的关系,从这层关系上看,我觉得中保研的测试成绩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在中保研这个如同“照妖镜”一般的测评机构下,车企会更加注重车身的安全性,“帕萨特”也告诫其他车企,在关乎生命安全的环节上偷工减料,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也希望车企在碰撞测试获得差评后,在后续的改款中针对性加强,然后重新申请测试,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像中保研C-IASI这样的中立机构能够出现,倒逼车企进步和相应法规的完善,使未来的车辆安全性不断提升。

*本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汽车成为欧洲NCAP的五星专业户,背后的头号功臣是它

中保研作为国内相对客观真实的碰撞测试机构为大家选车时提供了安全性方面重要的参考,中保研本身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今天,中保研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测评车型名单,共5款车型,并且这5款车型最近都非常热门,准备入手的可以再等等。具体车型如下:

这5款车型除江淮嘉悦A5存在感相对较低外,其他车型都是汽车导购文章中的常客,分别为:奔驰A级、领克03、马自达阿特兹和丰田RAV4荣放。

本次看点更多在于奔驰A级,A级作为奔驰的入门车型,进入中国后和很多车企一样进行了加长并且国产车型由海外的两厢改为三厢,凭借奔驰的品牌力销量始终稳中求进,月销量保持在五千到六千台。从之前中保研测试的奔驰C级和奔驰GLC来看,奔驰整体安全性表现让人满意,但维修经济性较差。

领克作为吉利的子品牌一直以更高的品质和比肩沃尔沃的安全性著称,作为自主品牌少见的运动型轿车,有着充足的动力和扎实的底盘,搏得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此前中保研测试的领克01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马自达阿特兹和丰田RAV4作为全球市场车型已经在美国的IIHS进行过相同级别的碰撞测试,并且也都获得了TSP+的最优成绩。从过往马自达和丰田在中保研测试的其他车型来看,海外版与国产版在安全性上差异不大。

最后就是江淮嘉悦A5,这款车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此前江淮瑞风S3在中保研的成绩只获得了M,江淮IEV7S甚至在C-NCAP拿到了两星不及格的成绩,也很期待这次江淮是否能翻身。

如今国人在买车时也更看中安全性,中保研的成绩也渐渐成为选车时的重要条件,由之前的很多例子我们也看出虽然中保研测试成绩优异不一定能提升销量,但一旦测试成绩很差就会对此车型甚至整个品牌销量有很大影响。中保研提供客观公正的测试让我们看清了一些车企的本质,也希望测试进展能更快,涉及车型可以更广。

此批次的碰撞测试成绩预计在年底时会全部公布,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孙嵩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每年欧洲NCAP会公布那些在各自类别中安全表现最好的汽车名单(BEST IN CLASS CARS)。作为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之一,欧洲NCAP的这份名单很重要,基本代表了全球市场上当年在各自分类中安全性最高的车型。

欧洲NCAP BEST IN CLASS CARS OF 2022获奖名单

但最新的2022年名单(BEST IN CLASS CARS OF 2022)很有趣,在获奖的5个车型中,中国品牌就占了2个,分别是ORA Funky Cat(欧拉好猫)赢得了小型家庭用车类别的最佳奖、WEY Coffee 01(魏牌摩卡DHT-PHEV)赢得了大型越野车类别的最佳奖。不仅如此,在2022年欧洲NCAP测试的64款车型中,有8款是中国品牌,并且全部获得五星的最高评分,这让欧洲汽车同行都感到惊讶。

欧洲NCAP 2022年碰撞车型中,有8款中国品牌汽车,全部是五星评价

中国车型已经成为五星专业户,这与18年前中国车型首次欧洲安全碰撞时零星收场的尴尬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了中国车型现在可以在安全方面与成熟的欧洲品牌竞争。

安全性大增使得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

安全性丝毫不比欧洲车差,再加上近年来中国品牌车型在智能化与配置上的优势,中国汽车自然更好卖了,于是中国汽车出口量也大增。

乘联会2018-2022年汽车出口数据,欧洲市场份额增长突出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约340万辆,同比大增55%,并超越德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良好的欧洲NCAP评级视为在欧洲取得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在提供更好的安全设备和更安全的汽车之后,近两年欧洲的市场份额增长突出,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也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重要桥头堡。

从零星到五星的幕后功臣

在中国汽车全球化探索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挑战是:如何改变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和制造的传统印象?

2005年ADAC碰撞中中国车型表现不佳

在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所进行的新车评价规程(NCAP)的碰撞测试中,第一批参加欧洲碰撞测试的国产车陆风X6以零星的成绩折戟沉沙。

这也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低质低价的传统印象。

要扭转这种印象,首先一点就是要生产符合全球安全标准的汽车,而NCAP就是其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标准。

NCAP 新车评价规程最早在美国展开,多年来一直在欧美、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运作,一般由第三方权威组织或机构,按照比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方法对市场上热销车型进行碰撞安全性能进行测试、评级和星级分类,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说实话,那个时候,汽车碰撞实验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还是很新鲜的一个事物,许多工作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那么,中国汽车是如何做到从零星到五星的?

C-NCAP第20000次汽车碰撞

2023年3月30日,在一声巨大的碰撞声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第两万次安全碰撞揭秘了答案——正是通过历时24年、两万车次的数据累计,以及06年C-NCAP成立以后中国市场529款热销车型1500多次的实车碰撞,中国汽车才一步一步地从零星碰到了五星。也助力我国的车企更好地走出国门,顺利拓展海外市场。

这中间,除了中国汽车企业苦练“内功”,将“中国制造”做精做强之外。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碰撞实验体系并与世界接轨,中汽中心这个幕后功臣功不可没。

中汽中心已成为权威的第三方测评机构

1999年,中汽中心参与起草了中国第一部碰撞安全标准。随后牵头制定了多项车辆碰撞安全的国家标准,从法规层面推动了汽车安全性能的升级。

2006年,中汽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等安全评测规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推出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用星级评价车辆安全性能,引领汽车安全提升和新技术应用。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第六个拥有NCAP的国家和地区。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也将C-NCAP测评规程作为车辆安全性能开发的依据和设计准则。从此,中国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进入了新的纪元。

此后,中汽中心一直秉承推动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的初心,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碰撞测试场景优化升级测评。测评的规程先后完成C-NCAP测评规程的五次升级换挡。

中汽中心实车碰撞实验室

2012年,中汽中心建成了兼容全球所有实车碰撞标准和法规场景的全新实车碰撞实验室,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第两万次碰撞的这个场地。该场地占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拥有8条试验轨道且最大牵引速度可达140km/h,是亚洲最大、全球最繁忙、最先进的实车碰撞实验室。

国内首次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实验

结合先进的实验场和设备,中汽中心完成了国内首次公开的最严苛的翻滚试验;全球首次公开的电动汽车三车双重碰撞试验;在2014年世界Global NCAP大会上,中汽中心以零偏差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的高速碰撞实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碰撞实验室的一流测试水平,也极大促进了中国汽车整体安全水平和产业进步。

中汽中心也在与时俱进

中汽中心总经理陆梅在2023汽车测评国际峰会上致辞

如今,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背景下,中汽中心也与时俱进。在3月30日中汽中心主办的2023汽车测评国际峰会上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研究报告(2022)》中可以看到:除了不断完善C-NCAP规程(目前为2021版),成为世界一流的碰撞实验室外。中汽中心还在2018年发布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规程(CCRT,目前为2021版),CCRT用客观测试为主、用户评价补充的融合式评价体系。从乘员健康、节能环保、驾驶、驾乘性能、感知质量五个方面展开专业化客观测试,并在驾乘性能和感知质量方面引入真实用户的满意度评价和汽车专业评估师的感知评价,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专业参考数据。

而面对不断升级的汽车智联,中汽中心在去年推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C-ICAP)的基础上向行业发布了C-ICAP技术路线图(2023-2027)。当前C-ICAP1.0版本主要针对“驾驶”单元(包含驾驶与泊车)的测评,未来测评范围将扩展至自动驾驶、智慧座舱和隐私保护等,不断推动中国智能网联的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

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背景下,中汽中心以“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支撑汽车强国建设”为使命,基于C-NCAP、CCRT、C-ICAP等专业测评品牌,通过独立、专业、公正、开放的测试评价,已建成面向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比肩国际一流水准的评测规程体系,不仅有效促进汽车质量提升和新技术应用,也为中国汽车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文|鹿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Dear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