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悠跑科技_悠跑科技供应商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悠跑科技是不是2.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 四个月两轮融资估值10亿3.悠跑汽车是不是倒闭了4.悠跑发布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 让造车更自由5.这个铁架子要重新定义汽车?6.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人驾驶是“扯淡”?7.首发全线控UP超级底盘 ,悠跑科技将量产首个滑板底盘 易车讯 3月24日,悠跑科技与NVIDIA宣布牵手。悠跑UP超级底盘将用NVIDIA DRIVE Hyperion

1.悠跑科技是不是

2.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 四个月两轮融资估值10亿

3.悠跑汽车是不是倒闭了

4.悠跑发布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 让造车更自由

5.这个铁架子要重新定义汽车?

6.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人驾驶是“扯淡”?

7.首发全线控UP超级底盘 ,悠跑科技将量产首个滑板底盘

悠跑科技_悠跑科技供应商

易车讯 3月24日,悠跑科技与NVIDIA宣布牵手。悠跑UP超级底盘将用NVIDIA DRIVE Hyperion AV平台架构打造其高性能汽车大脑(HPVC, High Performance Vehicle Computer)。集成NVIDIA 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能力,悠跑HPVC成为业界首个拥有灵活算力的开放式汽车超算平台。

悠跑UP超级底盘,从滑板底盘升级而来,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个性化体验为研发目标,高度集成了智能电动车的核心能力:三电、悬架、转向、智驾及热管理等。其智驾核心模块-高性能汽车大脑(HPVC)具备可插拔能力,搭载的芯片在数量上可做灵活增减,最高算力达1000TOPS以上。这将使UP超级底盘实现算力的高度可拓展性,以满足从L2到L4及以上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需求,终端用户也将有机会持续迭代车辆的算力。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表示:“与NVIDIA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展UP超级底盘的智能化能力带宽,极大丰富悠跑的生态能力,助力我们的客户打造一流的智能电动车。”

悠跑科技是一家以滑板底盘为核心能力,面向场景造车的新型电动车公司。悠跑科技在今年1月首发UP超级底盘和UP SPACE悠跑超级舱体概念车两大超级产品线,助力更多造车者实现造车自由。

悠跑科技是不是

作为创业者,我们所有的机会来自于‘别人不信’。如果别人都信了,大公司就自己干了。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因为他们不信我们信,我们all in,(所以)在两年时间中取得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窗口。”

3月7日,悠跑科技发布了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并宣布首个整车产品-超级VAN将于年底启动交付,已收获国内外订单;与“越野e族”携手打造电动越野系列车型。

这次发布会,距离2022年1月——悠跑发布UP超级底盘过去了一年多。在疫情笼罩、标杆企业RIVIAN上市又滑落的这一年中,尽管悠跑更新了很多进展,但中国的滑板底盘细分赛道,似乎没有任何进展,仿佛“失去了一年”。针对滑板底盘的可行性的疑问甚至更多了。

我对这个技术是支持的,但商业逻辑不支持。”同样从事滑板底盘业务的赵信(化名)表示。

“技术角度是合理的,但现实很骨感。”在企业内已将滑板底盘作为储备技术来看的王晓(化名)表示。

Rivian已经经历了资本市场从“信”到“不信”的过山车:从2021年11月179美元/股的高位下跌超90%至14美元/股。而在国内,“宁王”也已认认真真搞起了底盘。

但悠跑的滑板底盘有其“中国特色”,它能跑通商业化吗?

01

悠跑滑板: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

“中国错失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有机会做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操作系统。”在发布会上将悠跑的滑板底盘定义为“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

“软”在于悠跑自研的CCCA(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

CCCA从概念上基本等同于2023年开始广泛上车的域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EEA),其由通信网络UP Hub(超级枢纽)和计算平台UP HPVC(超算平台)构成。

UP Hub作为通信/数据传输架构,用PCIe 技术,兼具以太网的高带宽和CAN总线超低延迟计算的特性。

UP HPVC则是一个底盘+智能域控制器。值得注意的是,悠跑自研的这个域控没有锁定某个芯片,已经和地平线、英伟达、瑞萨这样的芯片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算力级别的产品单元。

表示,“悠跑做的是系统、通信和底层软件(组成的)控制层。通过标准化的通信,提供了API接口给上层(中间件、应用层等软件)。”

基于系统架构和标准化通信,悠跑的通信架构和计算平台均具备可拔插功能,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智能化水平需求。

“硬”的部分是悠跑自研的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UP VMC),以及落地成为硬件的全线控滑板底盘产品。

UP VMC可被看作是上层ADAS系统和下层执行器之间的“中间件”。基于线控技术,UP VMC基于ADAS系统感知决策后的指令,实现对转向、制动、驱动、悬架在内整个底盘系统的统一协调控制,可实现例如“一键冰面漂移”这样的深层驾驶模式改变。

相比于Tier 1和主机厂合作的底盘系统,表示悠跑滑板底盘具备三个特点:

超级底盘是一个零件而非一群零件;这个零件能够支持基于配置的差异化,控制器算力、电池电量和电机数量排布,都能够灵活选择;“这个零件最大的价值来自标准接口的定义,让车厂更便宜、快捷、高效的实现跨车型的配置迭代。”

滑板底盘打造的悠跑超级VAN或将于今年年底同时在商用车品牌和悠跑自己的渠道销售交付。

“就像Google也做手机一样,任何一个做底层操作系统的公司,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产品形态,完成产品的验证,(也给)客户打个样,”超级VAN也是这样。表示。

02

场景智选模式:To B的Tier 0.5

“打个样”的还有悠跑自己的商业模式。将其称之为“场景智选”。与华为智选模式类似,可概括为将产品定义和终端(用户、场景)连接打通都做完。

具体而言,悠跑目前有两种合作模式。

其一是与主机厂合作,基于对产品应用场景的理解去定制车型。例如超级VAN包括上车体造型也是由悠跑完成,直接导入到主机厂的生产线中生产,之后在主机厂的渠道内销售。“等于它(主机厂)花了非常少的钱,在渠道内增加了一个纯电产品,在商用车中的(成本)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

第二种是与物流公司合作,基于更加特定的场景进行定制。“针对某一个场景做定制将更新这个场景的(产品)体验。但由于我的研发成本极低,摊销没有增加。所以(定制化)车型的竞争力还在。”

强调,悠跑不做C端,立志于成为为大客户服务的大B端公司。

“我们可以将滑板底盘种的某些系统独立出来进行合作,但一定不是基于单组件的合作,也一定不是基于工程师服务的定制型开发合作……今天所有汽车行业的供应商tier 1都是我的tier 1,我不卖我的工程师的时间,我卖这个系统的产品。”

在看来,智能电动时代为滑板底盘的商业化提供了天然的机会。

首先如智能手机一样,汽车的差异化体现在上层空间的服务定义当中;

二是,电动化时代硬件标准化成为电动化预集成的基础。但正在快速革新的电池、电机技术,以及滑板底盘轴距刚性的限制,导致单一车企自研滑板底盘规模化收益的门槛极高。

所以,我们创造的价值就是量的标准化。由于标准化,所以研发成本低,适配成本低。我的购量大,因为我上面装了很多不同的车型。

三是,同时具备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架构集成能力的车企寥寥无几,为悠跑提供了足够宽的市场空间。

03

悠跑VS宁王、RIVIAN

那为什么Rivian会在资本市场遇冷,2021年热火朝天的滑板底盘概念在2023年少有提及?

表示从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生态环境中,悠跑与RIVIAN、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合作项目,都有着巨大的不同。

在产品技术上,Rivian、Canoo等美国企业的滑板底盘还停留在电动化预集成上,而悠跑则在标准硬件基础上打造了包含完整通信、计算和控制的软件架构平台,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

而宁德时代和越南Vinfast、中国哪吒的合作至少在电池上是排他的,悠跑则具备更强的灵活性;

在商业模式上,由于美国没有“造车资质”的限制,美国滑板底盘企业自己生产产品,使用自身品牌;宁德时代主要看重电池和底盘整合的机会;悠跑则是Trie 0.5的大B端模式,以广泛的中外车企、新造车势力、科技企业为客户。

在产业生态上,美国滑板底盘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都面临巨型寡头。赵信也表示:“Rivian做不好的原因是收到下游产业链的掣肘,它其实决定不了啥。”

与美国高度集中化的供应商和汽车厂商生态不同,中国上游供应链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商业合作模式灵活,配合度高,并且高度成熟,适应全球标准;下游作为客户的汽车品牌、互联网公司、场景使用者众多,为悠跑成为系统集成供应商提供了生态基础。

“RIVIAN不来中国,拿不到全球最大的电动市场、拿不到全球最好的供应链的支持,必然导致交付不行。所以不是滑板底盘的技术不行,只是大家在商业操作有很严重的问题。这件事,我认为有且只有中国能做。”表示。

04

悠跑在中国能跑通商业化吗?

但即使是在中国,“同行”仍对悠跑能否彻底跑通滑板底盘的商业模式持怀疑态度。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问题。目前,完全线控制动和转型系统的车型在中国是不合规的。此前英菲尼迪用线控转型的海外车型在国内仍增加了转向柱。

对此,表示,尽管上车仍有机械部分,但“我们能达成线控所带来的用户价值就够了,制动的调校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就是我的价值。”

但有机械结构对滑板底盘软硬解耦程度是否有影响?

其次是产品形态。王晓认为,滑板底盘从形态上是非承载式车身,所以与商用车天然契合。

但更大规模的乘用车则用承载式车身。要直接用滑板底盘这个“零件”,使用现有车身系统则底盘力学不经济,彻底改造车身则又是一笔庞大的费用支出。

更重要的是车企对掌握核心技术的诉求。

在访中表示,可以将滑板底盘中的部分系统拿出来做产品。可以想见或为上层的EEA和域控制模块,也正是目前车企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在着力建设的核心能力。

大众E3架构和VW.OS、奔驰MB.OS、上汽全栈解决方案、长安SDA架构、广汽埃安星灵架构、吉利OS无不是在力图打造适用于全集团品牌车型的统一电子电气架构、广义操作系统。

更勿论已经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中提前探索两三年的特斯拉、蔚小理。

客观来讲,滑板底盘对车企是有利,但从商业上整车企业很难接受这样的作法。”同样在探索过滑板底盘路线的王晓曾试图向乘用车主机厂推广类似的集成式技术服务,但仍是铩羽而归。

现在资本已经趋向于产业资本了,现在做融资做VC的难度相当大,除非是赛道上就这一个。所以如果悠跑跑出来了,其它公司就不要指望了。”赵信表示。

2022年,悠跑完成了B轮融资,并在去年年底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而且在访中,还提到A股市场也给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主要关注毛利和正向经营现金流。”表示:“专业化才能带来高效率。当行业回归到商业本质时,未来固化的汽车产业结构会随着成本结构变化而变化,今天汽车厂的形态一定会有优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 四个月两轮融资估值10亿

不是。悠跑科技是一家提供在线教育服务的公司,其业务涉及在线课程、教育咨询、职业规划等方面。如果您打算购买悠跑科技的服务或产品,建议您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包括公司的资质和信誉、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在决定购买前,可以多听取不同来源的意见和评价,做出全面、客观的决策。

悠跑汽车是不是倒闭了

8月31日,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CCV创世伙伴、真格基金跟投。

据了解,悠跑科技于2021年4月在上海创立,之后数周便完成天使轮融资,其天使投资人包括地平线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余凯博士, 复星汽车科技集团总裁王立普和自动驾驶专家谷俊丽博士等。加上此次融资,其成立四个月就完成两轮融资。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表示:“躬身入局后获得资本和行业的快速认可,让我对智能汽车赛道更生敬畏,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静下心来研发第一代产品,也期待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

目前,悠跑科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量产全线控底盘、与捷威动力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款CTC电池系统(Cell to Chassis)等已经实现了技术落地。同时,与京西重工、地平线等已经签署战略合作,将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悠跑发布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 让造车更自由

悠跑汽车不是倒闭了。悠跑汽车企业的经营状态为存续,没倒闭,注册资本为10000万人民币。曾任长城汽车沙龙智行智负责人的创立了悠跑科技,宣布进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悠跑科技旗下的首款车型,悠跑超级VAN曝光,新车是一辆纯电动商用车型。新车的前脸造型很前卫时尚,大灯使用了分体式布局,其中上部灯组位于A柱和前风挡下侧,内部双竖条形灯带很醒目,而两侧灯组之间是贯穿式的黑色饰板。前杠的造型很宽厚,整体轮廓很硬朗,两侧是方形的大灯组,中间是大面积的封闭式造型,底部带有进气格栅以及扰流铲设计,整个前脸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这个铁架子要重新定义汽车?

易车讯? 3月7日,在“UP DAY 2023悠跑体验日”上,悠跑科技发布了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UP超级底盘。该底盘用落地一体化全线控技术,并搭载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使底盘全面标准化、数字化,并且为整车智能准备好了标准的接口。简单来说,基于该底盘,不需要通过专门的OEM厂商,一些机构场景拥有者也可以实现“造车自由”,例如悠跑已与“越野场景”拥有者——“越野e族”携手打造电动越野系列车型。

全线控底盘 打造“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

在悠跑看来,造车其实可以和造手机一样,基于同一套系统,开发不同的硬件产品。悠跑科技创始人、CEO表示:“中国错失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有机会做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操作系统。” 基于UP CCCA(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和UP VMC(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打造的全线控UP超级底盘,致力成为智能电动车的“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

在这套系统中,UP Hub(超级枢纽)和UP HPVC(超算平台)构建起了悠跑的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CCCA:Communication、Computing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且两者均具备可插拔能力,可满足不同车型智能化水平的需求。

其中,UP Hub配置丰富的通信接口,覆盖当前车内所有主流接口,并支持车规级PCIe 大带宽总线标准,打造车内数据环网高速公路,最多可同时支持8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的高速数据传输。UP HPVC,则是业界首个拥有灵活算力的开放式汽车超算平台,目前合作伙伴包括地平线、英伟达和瑞萨。

相比于现阶段普遍的EEA架构,悠跑的CCCA更关注大数据量的传输、计算以及整车的运动控制,将为整车智能提供全球领先的巨量数据实时传输、高速运算及敏捷的整车运动控制能力。

另外悠跑团队自研的UP VMC,首次实现了业内底盘运动的一体化控制,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可统一配置、统一开发、统一运算,提升开发效率,大幅度节约开发成本,也让12个月从头打造一台先进的智能电动车成为可能。

基于悠跑UP超级底盘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当路面、车身姿态和驾驶意图被各种传感器捕捉,它们的信息可以瞬时传输到UP Hub,再通过车规级PCIe大带宽环网线路瞬时传输到UP HPVC,经过智能驾驶算法规划出行驶路径,UP VMC 根据坐标点进行控制,再生成各执行器终端所需要的指令,如扭矩、横纵向速度、角速度、执行时间,执行反馈等等,最后体现为整车位移,并再次开启新的循环。同时,全线控所赋能的全冗余,也能确保该转的向转到位,该刹的车刹下来。

UP VMC也实现了汽车的操控平权,例如主机厂可实现跨车型调节;用户端可实现跨场景适应,同时整车实现跨周期OTA迭代。车厂底盘调校技术优势将被弱化,基于全线控UP超级底盘打造的车辆可以自由定义驾驶风格。只需要通过软件的改变,就可以让车辆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驾驶特性,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让底盘成为一个软硬一体的运动控制系统。在现场演示了“一键漂移模式”:通过调节动态模型参数,即可轻松实现整车漂移。这就是悠跑的研发目标:让用户更“能”,让客户更“省”。

商用、越野,两大场景同步发力

发布会上宣布,悠跑在UP超级底盘之上的首个整车产品——超级VAN将于年底启动交付,目前已完成冬标测试,并拿到了国内外订单。悠跑超级VAN拥有乘用车级别的安全和智能化能力,比同级多出15%的载重和装货空间,自重却大幅降低。

同时,悠跑将携手拥有1700万越野爱好者的“越野场景”拥有者越野e族,基于全线控悠跑UP超级底盘共同打造“越野场景”的系列用车和专属体验。

认为,发源于美国的滑板底盘会在中国率先走通商业化,悠跑向行业证明,其正在跑出“滑板底盘的中国模式”。中国智能电动车的蓬勃发展,不仅孕育了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本土汽车产业链,也在不断激发用户更个性化的场景需求。

编辑总结:让场景拥有者,也有机会实现造车自由。我觉得这是UP超级底盘的最大吸引力所在,想想看,民间的改装厂,园区封闭道路的代步车等都可以实现自造自足,而且这个过程仅需要12个月就能完成,相比车企两三年开发一款新车而言,无疑是极大缩短开发周期。随着全线控UP超级底盘步入量产新征程,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先进、更个性、更亲民的智能电动车在未来不断推向市场,让场景造车者更简单、更高效地造车。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人驾驶是“扯淡”?

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曾经一直被称为汽车三大件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在如今的电动车时代已然演变成“电池、电机、电控”,消费者的关注重心也开始转向大屏、续航和驾驶。但作为一辆车的根基,即使底盘如今已经被很多人开除“三大件籍”,可它对于电动车来说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只有底盘整体结构定下来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车辆的外壳和零件布置。

然而制造底盘谈何容易,它不仅会花费大量的研发成本,同时也会耗费不少的研发时间,这一点在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个车企争先恐后地发布新车抢占市场的时代更是致命的。所以为了降低车企研发底盘的成本和时间,曾经长城的首席数字化执行官创,在2021年成立了专门主攻滑板底盘的悠跑科技公司,以此来解决车企底盘研发、生产耗时耗力的问题。

看到悠跑主攻的滑板底盘项目大家肯定会心存疑虑,到底什么是滑板底盘呢?简单来说,滑板底盘就是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平面平台。由于看起来像是大家玩的滑板,故名滑板底盘。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平面平台,因为这个平台已经布置了电机和电池,只需要套上不同的车身,就能制造出各种风格迥异的车型。所以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小时候玩的四驱车底盘,只需要套上不同的车壳子,就可以下场奔跑了。

实际上,滑板底盘的概念有些类似燃油车的同平台,不同级别的车型用相同的底盘,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研发成本。但像是MQB、CMA这类比较知名的模块化平台,它们的某些参数依然是固定死的,比如车头前轴到防火墙的距离就不可改变。对比之下,滑板底盘的任何参数都可以变化,也就给它带来了比燃油车平台更强的适应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特斯拉,虽然Model SX3Y的车身尺寸和轴距都截然不同,但在底盘设计,乃至悬架方面这四台车却惊人的一致,只是通过不同的滤震介质,车身尺寸、造型分出了不同的车辆等级。

除了特斯拉以外,另一家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也同样使用了滑板底盘,并在同一个底盘的基础上打造出了RIVIAN R1T皮卡和RIVIAN R1S这款SUV。不过,无论是特斯拉还是RIVIAN,它们所生产的滑板底盘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并不会将滑板底盘的优势扩散到整个行业。

而悠跑的滑板底盘则截然不同,他们设计滑板底盘的初衷,就是为了适应整个行业的各种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底盘可以造出轿车、SUV、MPV乃是驾驶位非常靠前的厢式货车。也就是说,悠跑的滑板底盘并不是给自己使用的,而是将底盘作为整套产品,以类似于零部件供应商的形式卖给其他想要造车的企业。不过,为了适应如此多的车型种类,且让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悠跑的滑板底盘也做了很多针对性的优化和修改。

首先要说明的是,绝大部分车辆的外形设计,都是要以底盘结构布置为根基的。由于绝大部分车型的转向系统都用硬连接设计,只有确定了位于驾驶舱内的方向盘位置以及位于前轮附近的转向拉杆位置之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设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方向盘无处安装的情况。这一问题在平台化车型上尤为明显,比如大众的MQB平台,不管是前悬、后悬、宽度、轴距都可以变化,唯独前轮与方向盘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平台化的特征,也导致同平台的车型,总是在车身比例上有那么一丝丝相似。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方向盘与转向拉杆之间的硬连接完全解耦,使方向盘与前轮之间的位置不再互相约束。这样一来,方向盘就可以布置在底盘的任何地方。并且解耦之后,还可以通过程序随意更改转向角度,让可变转向比也不再依赖机械结构。只可惜此等操作势必要使用完全没有硬连接备份的电传转向,显然会让许多消费者心存顾虑。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即使是目前配备了机械备份的电传转向车型,当它们的电传系统失效时,也是要通过电子系统工作,重新接通机械结构实现硬链接,来保证转向系统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电子系统出现了故障,带有机械备份的转向同样没法使用。

除了电传转向外,悠跑还通过使用其他的电传设备以保证最高的底盘泛用性。其中电控油门大家都很熟悉了,目前绝大部分车型以及所有电动车都会使用。而在刹车部分,悠跑也使用了目前只有在F1赛车上才使用的线控刹车,也被称为BBW(Brake By Wire)。不过在工作逻辑上,F1赛车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推力,用油压推动传统的后轮卡钳。而悠跑的后轮卡钳是完全电传的,其原理有点类似于电子手刹,通过电机推动活塞位移带动刹车片的方式进行制动。在悬架方面,悠跑也使用了电控液压悬架,以此来获得更强的底盘适应能力。

在全部设备都使用电传之后,悠跑的底盘不仅不会受到方向盘位置带来的影响,甚至由于刹车也完全电气化的缘故,驾驶位可以随便调整而不用更改刹车油路,避免了每生产一款车就要修改底盘各个管路的麻烦,降低研发时间。并且均使用电传也能够让车辆自己最大程度控制、修正,符合当前的驾驶预期。

而在驱动形式方面,悠跑底盘支持前单电机、后单电机或者前后双电机这3种目前最主流的布局。在自动驾驶方面,悠跑也与英伟达、地平线进行合作,以模块化的方式适应目前绝大部分的自动驾驶程序,甚至可以像手机导航一样,通过车机选择使用哪个公司的自动驾驶程序。正是得益于全电传+硬件模块化的设计,让悠跑的滑板底盘拥有超大的定制化空间,使那些不具备底盘研发的能力的厂家同样可以生产汽车,大幅缩短了一家车企推出各个车型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关于造车理念的内容,那么这个滑板底盘开起来到底咋样呢?或者说,纯电控的车辆开起来与普通的电动车有何不同?为了满足我的这个疑问,悠跑还特意在活动现场准备了一台像卡丁车一样的原型车。

由于没有传统意义的车身外壳,为了让这幅底盘能够“站起来”,这台原型车使用了非承载式车身作为整体的底盘架构,电池则是通过CTC(Cell to Chassis)的方式固定在大梁中间。悬架形式为标准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布局,并通过使用复合材料的叶片弹簧支撑整车,这意味着原型车并没有电控液压悬架功能,依旧传统的被动式悬架。在底盘上方,则是非常简陋的“驾驶室”--一张座椅。当然,虽然原型车看起来简陋,但并不影响驾驶,咱们就过了......

虽说电控悬架的缺失多少有些遗憾,但好在其他部件都是电传的。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电控转向,因为早年间我曾驾驶过英菲尼迪的电控转向,其虚无缥缈的转向手感,让方向盘后面的我完全感受不到驾驶车辆的乐趣。由于此次试驾会选在了结冰的湖面上,所以地面的抓地力非常低,即使ESP系统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依旧需要驾驶员时不时通过方向盘来调整车身保持稳定。这样的环境下,也就对这套电控转向系统的手感提出了很高要求。

但悠跑的这套电控转向不同,在路面抓地力非常捉急,已经开始融化的冰湖上驾驶这台使用后轮驱动的原型车时,即使悠跑的ESP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你依旧需要时不时通过方向盘来帮助电子稳定系统控制车身,而这时你就必须通过方向盘传递的出来的手感,来判断车辆动态,以保证在合适的时间修正车辆。

不得不承认,悠跑的这套电控转向确实非常出色。位于前轮附近的执行电机可以轻松察觉到前轮因为路面变化所产生的角度变化,并将此信号传递到方向盘电机,随即方向盘出现旋转力矩,以此告知驾驶者前轮角度的变化。所以在车辆姿态发生任何改变后,我都可以很轻松地从方向盘上感知到,只不过传递的手感相比起纯机械连接的电子助力或者液压助力还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感觉不太好形容,简单来说就是“电子味”特别浓,有点类似于在开模拟器的感觉。但无论如何,你是可以通过方向盘了解车辆当前动态的,不会出现察觉不到前轮在哪的窘境。

如果说电控转向的手感与普通汽车的机械式转向还有感受上的差异,那么悠跑的线控刹车就与其它车型没什么区别了。无论是踏板的轻重,还是初段的虚位空行程都与传统的真空助力泵或者电动助力泵刹车别无二致。并且即使事先告诉我后轮卡钳是电驱动的,我敏感的左脚也完全察觉不到制动时的任何异样,制动力释放跟调校精良的传统油压刹车一样线性。不止如此,相比起上述两种传统助力形式的刹车来说,悠跑的线控刹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本质上更改刹车脚感,不管是你是喜欢空行程较多且软绵绵的老日系脚感,还是一碰就“撞墙”的老德系脚感,只需要一行代码就能搞定。

对于我这种老派车迷来说,起初对于这种新概念技术还是非常抵触的,毕竟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老式汽车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在仔细了解并且真正驾驶体验过这套全新一代造车理念后,我发现拥抱未来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纯电传+模块化,确实让汽车拥有了更多可能,并且还能大幅降低新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不过,我对于这块底盘也是有一定疑虑的。首先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想要造车必须要获得造车资质才可以,而国家除了给特斯拉网开一面外,已经很久没发放新的造车资质了。也就是说,悠跑的滑板底盘所面向的国内客户都是拥有造车资质的厂家,那么如何说动这些厂家放弃研发自己的底盘,使用“通用”设计将会是一大难题。毕竟对于车企来说,各家都想将底盘这类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又有多少厂家愿意像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家一样甘心做“组装厂”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萝卜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首发全线控UP超级底盘 ,悠跑科技将量产首个滑板底盘

撰文/ 钱亚光

编辑/ 张?南

设计/ 琚?佳

“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中国汽车销量榜冠军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后的投资者沟通会上是这样给无人驾驶定性的。他认为,目前看未来的主要方向还是高级驾驶,需要驾驶员扶着方向盘,特殊路况的无人驾驶应用场景目前还很少。ADAS算法、高阶驾驶在资本裹挟下被神化了,市场会慢慢回归理性。

说无人驾驶是“扯淡”,其实话糙理不糙,从高阶自动驾驶近年来的境况就可以看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曾经,自动驾驶被许多人认为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但L3以上高阶自动驾驶由于技术、体验和成本等原因难以落地。在过去十年自动驾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还是有很多痛点:一是虽然投了很多传感器、域控制器,算力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体验上没有满足车企和用户的期望;二是现有技术无法完全保证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三是成本太高,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无法接受;四是产品开发的周期太长,效率比较低。

在2022年,众多自动驾驶公司估值缩水、裁员倒闭,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迟迟难以商业化落地,一些 Level 4 的科技公司,也开始降维打击,从 Level 4 直接切到 Level 2++,以尽快地实现商业的闭环。

融资的不易,也从侧面反映了高阶自动驾驶短期内难以盈利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自动驾驶领域国内融资规模仅超过200亿元,比2021年的932亿元缩水近80%。全球已经上市的十余家自动驾驶公司,去年股价平均跌幅超80%。

近期有关自动驾驶的言论

观点一:未来还很遥远

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自动驾驶汽车在成为主流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要几十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比尔?盖茨

我觉得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

完全自动驾驶载人的产品形态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出现。——毫末智行CEO顾维灏

非L1/L2的完全自动驾驶是未来的一个选项,何时大众商业化应用不太好预测。——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

自动驾驶落地道路还很漫长,面临着安全性不足、缺少应变、规则感差、变互低能的问题。——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副院长熊璐

观点二:短期内可以落地

2024年,完全形态的XNGP系统将不依赖高精地图,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点到点的驾驶。——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

要实现没有方向盘的终极自动驾驶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法规的突破,可能需要5年左右。——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

在2026年高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将超过15%,届时智能驾驶市场的爆发将会引起汽车产业新一轮洗牌。——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

乐观地讲,可能2025年是自动驾驶元年,L4级生态的元年,悲观的可能是2027年就会有这样的生态来出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

自动驾驶成为主流尚需时日

近日,由于对自动驾驶近期前景持怀疑态度,福特汽车撤回了一项向美国监管机构寻求批准每年部署多达25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申请,在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函中,福特汽车表示:“正如Argo AI的关闭所证明的那样,我们相信,实现大规模部署全自动驾驶汽车并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3月31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很乐观地比尔?盖茨在试乘了Wayve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之后微博上表示,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取得了巨大进展,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一个临界点。但他承认,自动驾驶汽车在成为主流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要几十年。

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趋于理性,资本也在趋向理性,逐步意识到应该进行商业化的落地,脚踏实地实现商业闭环。众多玩家开始布局渐进式路线,路径之争逐渐明晰,渐进式路线成为行业共识。

现在在自动驾驶领域,主要分歧已经不再走L4或L2,而在于对自动驾驶未来前景的乐观程度。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企业的代表,见解与王传福相近,认为短期内智能驾驶才是大家应该着力去做的事情。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他表示:“对自动驾驶这件事大家不要太焦虑,因为行业发展没那么快,现在到2025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性价比上把高速的NOA、环线的NOA这种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做到如丝般顺滑,但是价格不能太贵,同时我认为要有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把城区NOA做到可用。”

在他看来,行业回归理性、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背后,绝大多数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驾驶过程中的轻松感,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不需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高级驾驶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对于L3、L4的前景,余凯认为:“我觉得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在三年之前,我们认为这种完全自动驾驶载人的产品形态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出现,所以毫末智行的重点在载人的驾驶以及完全无人的、载物的自动驾驶这两件事情方面做重点的发展。

他认为:“自动驾驶产品的出现不会一蹴而就,还会沿着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这样一个产业规律出现。”利用数据驱动,通过重感知、大算力、不依赖高精地图,毫末智行的自动驾驶会走得更快一些。

一些业界专家也对短期内的自动驾驶不抱乐观态度。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表示,现阶段应从交通的本质出发,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现实需求,要把主要精力和创新的70%和80%来解决问题。基于此,非L1/L2的完全自动驾驶是未来的一个选项,何时大众商业化应用不太好预测。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该考虑以市场化为主,考虑切入点的选择和盈利,以及生产率与投资新技术的关系。

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副院长熊璐表示,自动驾驶落地道路还很漫长,面临着安全性不足、缺少应变、规则感差、变互低能的问题,需要在基本行驶能力、安全保障水平、综合智能表现、实现人类的智能等方面多做努力。

坚信高阶自动驾驶5年内落地

当然,在业界对5年内自动驾驶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也是有的。

比如在3月31日的XNXP技术分享会上,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对其XNGP智驾功能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在完全无人驾驶落地之前,具备全场景智能驾驶能力的XNGP将是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2024年,完全形态的XNGP系统将不依赖高精地图,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点到点的驾驶。

前一天的2023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上,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的预测,要实现没有方向盘的终极自动驾驶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法规的突破,可能需要5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大自动驾驶的推广力度,并且实现从高速到城市的自动驾驶“端到端”无缝连接。

在中国电动百人会2023论坛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预测,当前自动驾驶商业化竞争的焦点已经从过去智能座舱的竞争,发展到ADAS(先进驾驶系统)全域驾驶量产落地的竞争。在2026年高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将超过15%,届时智能驾驶市场的爆发将会引起汽车产业新一轮洗牌。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自动驾驶已经进入瓶颈期,但还需要继续发展。他认为:“L4自动驾驶运营在2025年会小批量地开始,乐观地讲,可能2025年是自动驾驶元年,L4级生态的元年,悲观的可能是2027年就会有这样的生态来出现。”

自动驾驶推广,降本是关键

无论是L3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还是L2+智能驾驶,降低实现成本,提升用户体验,都是重中之重。为了让整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物美价廉,绝不是单凭某一个环节的降本就可以完成,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机会展露身手。

从技术角度来看,自动驾驶通常分为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环节,成本主要由软件成本、硬件成本构成。在感知层领域的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决策层的芯片和算法、执行层的线控底盘和域控制器,还有虚拟仿真、大SOC芯片、数据平台等多个细分领域,都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

悠跑科技创始人、CEO表示,滑板底盘是在电气化时代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由于电动化带来的必然的硬件标准化,二是电动车上做了智能化的技术底座,从L2以上的ADAS或者自动驾驶,一直到更低程度的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的应用,都可以支持。他认为新一代的滑板底盘将成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一个操作系统,核心目标就是为了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在百人会论坛上指出,在L2+的阶段,智能驾驶系统其实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去驾驶疲劳,消费者为了缓解疲劳愿意付出多少?就是自动驾驶系统价格的上限。

大疆为智能驾驶系统给出了L2+智能驾驶系统总成本占比总车售价的区间,大约为3%—5%,他表示,大疆会遵循这么一个比例来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极限压榨硬件的算力,本能地拒绝传感器的堆砌,弱化对外部数据的依赖,减少对现实环境的设,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

搭载“灵犀智驾系统”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2023款KiWi EV大疆版起售价仅10.28万元,包括200万像素的双目摄像头,1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

其智能驾驶性能在去年的轩辕奖评测中广受好评,并在智驾排行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这次在百人会上亮相的大疆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以低至32TOPS的算力,7摄像头/9摄像头的纯视觉配置,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记忆行车功能,而其L2+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在5000元-15000元之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7日,“UP DAY 2023悠跑体验日”举行。

他们将发布的是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目前全线控滑板底盘已实现了底盘的全面标准化、数字化,并且为整车智能准备好了标准的接口。

在发布会现场,悠跑科技创始人、CEO表示:“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汽车产业链,以及最愿尝新的智能电动车消费者,发源于美国的滑板底盘一定会在中国率先走通商业化。”

为了实现“为整车智能准备好了标准的接口”,悠跑做了什么呢?悠跑科技希望,全线控UP超级底盘研发的起点:让汽车更像人,成为汽车机器人。悠跑的全线控UP超级底盘,就是迈向汽车机器人的第一步。目前,悠跑正在构建的是底层的系统级能力,被称其为“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数字化的神经系统和数字化的运动系统,才能真正完成汽车机器人属性的进化。

表示:“中国错失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有机会做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操作系统。” 基于UP CCCA(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和UP VMC(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打造的全线控UP超级底盘,致力成为智能电动车的“软硬一体化汽车操作系统”。

而悠跑的UP Hub(超级枢纽)、UP HPVC(超算平台)则构建起悠跑的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CCCA:Communication、Computing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为整车智能提供全球领先的巨量数据实时传输、高速运算及敏捷的整车运动控制能力。

目前,UP Hub配置丰富的通信接口,覆盖当前车内所有主流接口,并支持车规级PCIe 大带宽总线标准,打造车内数据环网高速公路,最多可同时支持8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的高速数据传输。不仅如此,UP Hub作为一个区域数据传输与处理枢纽,类似高速公路的匝道口,配合大带宽的环网通信网络,可实现高速通行,永不堵车。

而UP?HPVC则是业界首个拥有灵活算力的开放式汽车超算平台,目前合作伙伴包括地平线、英伟达和瑞萨。UP?HPVC与UP Hub均具备可插拔能力,可满足不同车型智能化水平的需求。

以上这些都是悠跑底盘的大脑,而作为底盘,它的运动系统就像是人的肌肉。以全线控为能力基础,并加持悠跑自研的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UP VMC,让UP超级底盘真正成为一个软硬一体的运动控制系统。

UP VMC实现了汽车的操控平权,主机厂可实现跨车型调节;用户端,可实现跨场景适应,同时整车实现跨周期OTA迭代。车厂底盘调校技术优势将被弱化,基于全线控UP超级底盘打造的车辆可以自由定义驾驶风格。UP超级底盘让12个月从头打造一台先进的智能电动车成为可能。

但这一切都该转化为用户需求或者车企需求,悠跑于今年年底启动交付悠跑超级VAN,这是在UP超级底盘之上的首个整车产品,目前完成冬标测试,已获得国内外订单。在发布会现场,也给大家宣布了首款车型的外观设计图。新车将会在2023年下半年小批量交付,量产版将会在2024年全球上市。

其实早在去年的首届“UP DAY悠跑体验日“时,悠跑科技就首发UP超级底盘和三款UP SPACE超级舱体概念车。当时,CEO就曾表示:“伴随滑板底盘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行业将迎来新造车2.0时代,更多跨领域玩家得以轻装入局,汽车将向更智能、更个性、以场景驱动的移动智能空间进化。”

滑板底盘是 Skateboard Platform 的直接翻译,也可以读作滑板平台,最早起源于美国市场。之前大红的RIVIAN 也因为滑动底盘在美上市后股价起飞,引起全球关注,至此滑动底盘再一次进入用户群体的搜索范畴。

悠跑是 2021 年 4 月成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拿到了 Pre-A+ 轮的融资,估值已经达到了 15 亿人民币。到2022年的数据,悠跑的员工们接近一半员工有硕/博学历,工程师团队接近 140 人,负责软件,负责硬件,妥妥的科技团队。称悠跑是一家以「软硬一体的智能电动车操作系统 」为产品的公司,而目前也开始慢慢接触客户了,对于这家新锐企业来说,无疑是绝好的时机。

也认为,发源于美国的滑板底盘会在中国率先走通商业化,悠跑向行业证明,其正在跑出“滑板底盘的中国模式,有机会实现造车自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Businesscar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