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车养车 用车养车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_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

tamoadmin 2024-08-24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井喷背后的故事2.深度关注|国产品牌竞逐新能源赛道3.为什么111中没有财经类院校.是国家引进不了经管类人才吗?还是别的原因?4.智能驾驶作用及意义5.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在京隆重开幕!12月29日,2021未来汽车生态大会云端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能低碳?共创共享”,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新能源汽车报、智能网联汽车杂志、赛迪传媒联合主办。汽车产业是

1.新能源汽车井喷背后的故事

2.深度关注|国产品牌竞逐新能源赛道

3.为什么111中没有财经类院校.是国家引进不了经管类人才吗?还是别的原因?

4.智能驾驶作用及意义

5.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在京隆重开幕!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_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

12月29日,2021未来汽车生态大会云端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能低碳?共创共享”,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新能源汽车报、智能网联汽车杂志、赛迪传媒联合主办。

汽车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汽车强国,亟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未来汽车新生态。

本届大会汇聚业界专家、企业家,通过政策解读、热点剖析、战略研讨,为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建言献策,全力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为大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发表主旨报告。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夏华夏,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岩平,欧洲汽车工业协会高级总监张硕,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基础软件首席技术官秦民,毫末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顾维灏,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平,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烨,福田奥铃新能源及专用车营销总经理康界炜发表主题演讲。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总工程师陈渌萍做成果发布。

郭守刚在致辞中强调,创新支持方式,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提升公交、出租、物流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地方出台充电、停车、过路过桥等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张小燕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汽车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促进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汽车产业生态正向网状化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与汽车产业融合,汽车产业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先锋。近年来,我院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发表题为《双碳战略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智能电驱动动力单元、轮毂电驱动、可变结构智能线控底盘、全气候可更换式智能车舱等子系统,并由多域智能控制器,通过车载高速网络实施对整车的智能驾驶与安全控制。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分享《绿色低碳-走在困难但正确的道路上》主题演讲,他认为,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关键都在于“电”——改变火力发电的传统生产方式。因此,在能源制造领域,寻找绿色发电方式。在能源使用领域,减少不可再生的使用与透支。在能源回收领域,探索全新的储能方案。在能源消费领域,完善可再生能源电能的定价机制,同时划定能源消费红线,教育大众能源消费观念。

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夏华夏以《美团自动配送车的商业化探索》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动配送对于物流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自动配送有足够复杂的场景,可以不断打磨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配送的安全,涉及到系统、车辆、运营流程等,在这些方面,美团已经有相当的探索和积累。自动配送的政策和标准,需要行业一起来努力创新和突破。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在主题演讲《智能低碳共创共享》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零跑科技通过5年的自研,在智能方面实现了全栈自研,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全面自研自制。know how的技术团队,能将能源的管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更完美地进行智能匹配,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我们将更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快速结合进入自身的产品研发周期当中,加快低碳化技术的应用。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发表了《百度自动驾驶产业化实践》主题演讲,他表示,自动驾驶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目前百度已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自主研发,累计开放了九个版本的自动驾驶能力,适应场景泛化持续迭代技术能力,并打造了开源开放的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与行业共建全球自动驾驶产业高地。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岩平分享《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车网互动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他认为,电动汽车既是能源消费终端,又是储能装置。充电桩可以成为连接用户、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纽带,通过充电桩双向充放电技术(V2G)、有序充电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充电功率可调可控、反向支撑电网,让户深度参与电网调节,满足清洁能源消纳、削峰填谷、参与电力交易等电网调节需求。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总工程师陈渌萍发布《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白皮书(2021年)》,她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迅速增长,自动驾驶成为热点,车载人工智能芯片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硬件核心之一。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首先应布局车载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链,系统化促进技术创新。其次要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协作,推动合作与发展。最后要完善产业链配套保障,提升国产车载人工智能芯片竞争力。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高级总监张硕在主题演讲《欧美日汽车行业碳减排政策浅析》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汽车行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巨大,需要上下游产业统筹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准备期,可预见性的政策体系正在加速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欧盟、美国、日本已经发布了面向2035年前后的国家层面战略,中国需要根据特色与国际经验制定相应的发展。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基础软件首席技术官秦民分享《中汽创智汽车操作系统方案》主题演讲,他表示,车用基础软件市场目前由基础型操作系统,及衍生的定制型操作系统和ROM型操作系统为主,中汽创智车用操作系统将基于AUTOSAR组织标准开发以实现汽车系统软硬件解耦。打造从OS到云端的全栈式SOA软件架构,构建车辆物理/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智能应用/算法、云平台的跨域集成系统框架。

毫末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顾维灏发表《自动驾驶——产品为王、规模制胜》主题演讲,他认为,毫末在数据智能的领域落地的较多,数据、产品首先要形成闭环,毫末形成了数据智能的思想钢印,包括数据闭环的思想,以及数据智能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成本和速度,在这些方面都需要严格要求。在所有的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好数据闭环,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AI训练、系统测试等方面所付出的成本和迭代的速度。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平在主题演讲《智能低碳共创共享》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高精度地图将为自动驾驶技术赋能,其能够有效解决自动驾驶的功能痛点,配合超视距传感器,将实现自动驾驶的全方位风险控制。目前,支持自动驾驶全场景的高精度地图产品组合将实现定位、安全驾驶、车道偏离预警、速度限制、自适应前灯调节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行保障。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烨以《换电,让用户提升补能体验,让电池共享最大价值》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解决好用户的公共补能需求,才能进一步助力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而换电模式不仅实现了可充、可换、可升级,有效的解决了C端补能需求。同时,让电池在全生命周期内共享最大价值,在换电模式下电池将会更安全,更健康。

福田奥铃新能源及专用车营销总经理康界炜发表《践行碳中和,领跑新能源》主题演讲,他表示,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商用车绿色低碳势在必行。智蓝轻卡新能源作为城市物流引领者,聚焦城市配送、冷链运输、环卫三大场景。在智能制造方面,智蓝掌握新能源核心自主研发能力;拥有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链合全球顶级的三电行业供应链。未来,智蓝轻卡新能源将引领服务升级,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渠道和最佳服务解决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汽车强国战略,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实现“3060”目标,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的发展要求,见证汽车产业网联化、智能化与电动化协同发展,本届大会同时发布“汽车领跑者”榜单,榜单聚焦汽车新生态,成为行业风向标。

新能源汽车井喷背后的故事

文/郑金武

科技 部部长王志刚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上透露,2020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和生态链, 科技 创新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对此表示,在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逆势上扬,实属不易。

作为我国 汽车 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以“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增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能”为核心任务,布局抢占新能源 汽车 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制高点,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生态链融合发展,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多领域多主体形成“网状生态”

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随着 汽车 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 汽车 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 汽车 、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原诚寅表示,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而中国新能源 汽车 要真正做到大而强,需要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共同完善产业生态。基于此,国创中心聚焦新能源 汽车 各链条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坚持多方协同创新理念,最大限度利用好各类创新。

据介绍,国创中心与近百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近600家国内外创业公司和创新组织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成国内外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创新生态圈,为持续建设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生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2020年9月,由国 科技 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创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 汽车 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紫光集团是联盟的参与者之一。“通过相互赋能、协同创新、共同发展、跨界融合、共生共赢,紫光集团将携手国创中心,为推动建设我国全球 汽车 芯片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贡献力量。”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吴胜武表示。

据介绍,紫光集团将参与新能源 汽车 芯片标准制定与更新、车规级安全芯片研发与测试、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等工作。

“紫光集团将协同国创中心共同参与车规级芯片的标准制定,以标准为引领,带动 汽车 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认证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实现重点突破、协同创新、促进我国 汽车 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吴胜武表示。

在产业生态赋能上,国创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生态链融合发展。围绕“打造世界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策源地、构建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生态圈”的发展目标,国创中心进一步加强前瞻谋划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将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模效应有机结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国创中心与交通部科研平台北签署战略协议,围绕中国大交通技术应用场景全方位合作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物流、实验检测、信息安全协同、交通智能防疫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副秘书长罗凯阐述介绍:“双方以交通行业技术创新需求为主线,以技术应用、项目转化落地为目标,建立大交通场景业务模式,以交通行业重点科研平台为纽带,围绕人、交通工具、路、桥、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等多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助力 科技 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

此外,国创中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先后与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围绕人力开发与利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应用、软课题研究与应用、互补和共享等方面展开了相关合作。

瞄准提升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持续构建新能源 汽车 科技 创新生态体系,国创中心在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方面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2020年10月,国创中心(淄博)先进车用材料创新中心(简称“国创淄博中心”)正式揭牌,旨在打造世界级先进车用材料技术创新策源地及创新生态圈。

淄博国创中心先进车用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副院长许烨介绍,在双方的合作中,国创中心发挥了平台、技术、人才、应用等领域优势,国创淄博中心利用本地政策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体制机制优势等与之形成互补,在共同 探索 新能源 汽车 轻量化发展新的路径, 探索 建立轻量化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未来5年,淄博国创中心将形成3到5个国际材料研发机构全面合作和联合培养机制,建成国际级研发测试共平台,吸引不少于10家国际先进材料项目、产业链相关企业或研发中心等落户淄博,服务当地企业不少于100家、全球企业不少于20家。

同时,聚焦新能源 汽车 技术(轻量化)创新拉力赛,聚集共性技术,挖掘产业痛点,推动行业创新,支持成果转化,并以此为重要转手,推动双方携手共建中国先进车用材料“轻”谷。

为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国创中心频频出招。2020年11月,国创中心与北汽蓝谷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ARCFOX极狐αT打造世界级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并利用各自优势,在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国创中心瞄准前沿技术应用对前瞻性技术方向进行统筹布局,北汽蓝谷提供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应用场景,同时又以问题为导向,对国创中心提出新技术研发、新应用诉求的新需求。”北汽蓝谷董事会秘书胡革伟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双方将形成螺旋式上升创新接力赛,共同加速创新技术上车应用,帮助整车企业降低前瞻技术评价投入和风险,助力创新零部件企业压缩上车周期和成本。

“创新是一种生态,多样性共生、开放式协同、多系统相互链接、丰富、自由生长。”原诚寅表示,国创中心下一步将推出生态亚马逊,真正打造中国的产业创新生态,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深度关注|国产品牌竞逐新能源赛道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

不是铁岭,而是车都。

虎年伊始,在房地产喊冷、汽车业回暖——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井喷——春风下,国内热衷发展汽车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纷纷加码布局新汽车,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大有把自己的老区、新区、特区、开发区变成新的“造车区”——“车都”的虎劲。

最新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是2月12日,在辽宁发布公众号(辽宁省官微)推发文章《沈阳市大东区“五抓”并举,争当振兴发展排头兵》中提及:“结合文官片区城市更新,拉开工业发展空间,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就像此前小米总部和工厂落地北京之前的桥段一样,这篇文章火了一天——没活过半集——就去领盒饭了:辽宁发布公众号很快选择删除,特斯拉官方澄清道为不实消息。

相比被段子害惨的“投资不过山海关”,首都的招商引资最近是杠杠的。

2022年1月,北京市先后公布2022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新能源产业及智能电动车是亮点:推动小米汽车制造工厂、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一期、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特斯拉设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北京奔驰提高产能、投放新能源产品;完成理想汽车制造基地工厂改扩建,确保设备顺利进场安装调试;支持北汽集团等传统车企转型升级。

在继小米汽车之后,另一家科技巨头百度的造车项目——集度已在北京悄然设立新总部,并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

2022年1月1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官方网站发布的2021年度工作总结,无意中泄露这一“天机”。

2022年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到:2022年,北京市将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精准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独角兽。

在新旧动能转换、新老汽车切换的当口,北京并不满足近几年发展受到挫折的北汽新能源,同时看上更有活力的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以及下场造车的百度等科技企业。

2021年10月,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工建设。新工厂是在原停摆了2年的北京现代一工厂厂区上进行改造,总投资60亿元,预计2023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此前被武汉、合肥、长春等地“追晕”的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将下线开产。

不仅是沈阳、北京,长春、武汉、上海、重庆、广州等主要城市的领导更是亲赴企业一线,鼓劲加油,摇旗呐喊,希望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保持稳增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合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更是新年放大招,加强招商和营商环境营造力度。

2022年2月10日,安徽郑栅洁在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带头开展现场办公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一位外地来皖投资的企业家说,这次活动“别开生面”,犹如“春风拂面”,看到“三个转变”:从“企业被动找领导”转变为“领导主动找企业”,从“企业多次多头找”转变为“领导分批逐一听”,从不仅解决了“一个一个问题”转变为解决“一类一类问题”。

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及: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总规模可达到千万辆。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总规模可达到千万辆。

从当下及未来来看,失去新能源汽车产业,就缺乏拉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稳增长、保就业等最强“发动机”,而现在还不“变速、换挡、转向”,等到灯枯、油尽就没有带电、再见艳阳的机会。

新一轮底特律、汽车城、车都、车谷的大城竞争,已经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0个省市把汽车当做支柱产业、主要产业或第一产业的城市,更是把当地车企当做香饽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万亿级增长极。

汽车商业评论从各地的官方发布探寻出虎年一些地方对当地汽车产业渴求和希冀。

1月22日,吉林、来一汽慰问一线员工,调研生产经营情况,主持召开座谈会。

中国一汽官微报道说,陪同的还有省委常委、常务副,长春市委副书记、王子联,省秘书长等省市大员。

来到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动力总成工厂,实地察看零部件研发、生产线运行等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员工,提前送上节日祝福,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敬意。

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在座谈会上介绍一汽2022年生产经营及一季度重点工作安排情况。

过去一年,“省市大力支持 一汽 克服重重困难”,深挖内部潜力,努力把“缺芯”等影响降到了最低,改革更加深入,创新更加突出, 红旗 品牌销量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总体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他希望一汽牢记殷殷嘱托,保持昂扬斗志,续写“风景这边独好”新篇章,“省市将一如既往为一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表示,2022年,一汽将以“红旗”发展为标杆,以品牌建设为统领,以用户为中心,以全面创新驱动为主线,坚决打好四大攻坚战,认真抓好九大方面重点工作,向着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月7日虎年开工第一天, 上海 市委书记走访 上汽集团 旗下的捷氢科技,详细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及核心技术研发情况,走进车间察看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

捷氢科技官微报道说,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捷氢科技董事长和捷氢科技总经理结合发展实际,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支撑、全产业链贯通以及运营政策保障等谈了想法建议。

仔细询问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产业发展前景以及当前存在的瓶颈难点,鼓励企业瞄准关键领域加大攻坚突破力度,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海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正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为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舞台。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各类政策举措更好更快、更加精准地对接、落地、见效。”他希望企业把优势做优、把长板拉长,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与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加快推动形成有影响力、有引领力的产业集群,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实施。

2月14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全年目标,加压奋进、比学赶超,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再续精彩打下坚实基础。

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深入交流,仔细听取企业产品研发及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察看整车生产线,了解整车制造和销售情况。

他希望东风公司抢抓机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布局下一代汽车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共同推动武汉市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并表示“相关区和部门要一如既往做好服务,支持企业在汉发展壮大”。

来到汉南片区百亿项目现场,走进项目工地,仔细听取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他强调,“项目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要压实责任、加强协调、优化服务,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座谈会上,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就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和一季度开门红等工作作了汇报。 希望武汉经开区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在全国经开区方阵中争先进位。

(中国车谷)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抓紧抓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谈及汽车产业发展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抓紧抓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此前的2月10日,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和工委副书记、区长与东风本田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交流。

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 本田 全球首个新能源标杆整车工厂建设,携手推进 东风 本田 汽车年产销达到百万辆规模。

2月7日——春节期后上班的第一天,重庆市领导分别前往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和重点企业调研,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重庆市委书记和市委副书记、赴西部(重庆)科学城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和企业生产情况。

在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研发领域拥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的企业展厅,观看核心产品展示,了解关键技术指标性能优势。

车间里机器人在生产线忙碌,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等情况。他说,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希望企业抢抓机遇,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立足存量做优增量,持续推动汽车产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祝愿金康公司在新的一年发展越来越好。

2月11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人民日报重庆分社社长调研赛力斯。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总裁等陪同调研。参加座谈并对小康集团近年来转型升级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再接再厉发展好新能源汽车。

2月14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和江北区委书记一行莅临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参观调研,看望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表示,“重庆市各级人民法院将不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2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到广汽集团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情况,听取人大代表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希望广汽集团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步伐,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先后走进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的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科技展厅、造型室,详细了解新能源汽车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自主品牌打造等情况,并与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和一线员工深入互动交流。

充分肯定广汽集团取得的成绩:广汽集团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令人自豪的民族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信赖,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特别是面对肺炎疫情以及全球芯片短缺的冲击,广汽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汽车产销、营业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均超出预期,充分发挥作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

以招商引资和豪赌出名的合肥市一开年就加码工作强度。2月12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今年第1次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指出,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要做到“四个靠前”:政策发力靠前、程序审批靠前、指导工作靠前、破解难题靠前,力保不让一个项目因工作不及时、服务不到位而受困。

强调, 理念 要新,标准要高,速度要快——“宁让程序等项目、不让项目等程序”。

说起合肥市对于招商引资的头部企业、重大战略项目敢大胆出手跟投、领投,要数合肥与 蔚来 的故事。 蔚来 汽车创始人、董事长这个“2019年最惨的男人”,曾向全国18个城市求援,最后只有合肥把 蔚来 从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回来,重获新生。

实际上,2020年一季度尽管还在疫情中,合肥派出的多路“侦察兵”,把朋友圈问个遍,查了个底朝天。这用合肥市委书记的话说,合肥这个投资团队拼的不是手气是手艺。

让汽车圈记忆犹新的是,2021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峰会6月10日在合肥开幕首日。特地抽出时间,与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参会嘉宾分批会谈。

合肥将坚持做“最懂你的人”,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动汽车之都。

智能电动汽车是合肥战新产业的重点方向,合肥坚持以更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创造了很多政企合作成功案例。欢迎更多企业家、投资家来肥共话合作,合肥将坚持做“最懂你的人”,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动汽车之都。

据说安徽省从省委领导开始,每个人分工一个产业链,除了分管工作,还是某个具体产业链的链长。因为合肥连续引进了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押中了半导体企业长鑫和兆易创新及造车新势力蔚来,成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合肥也得了一个绰号——伪装成的最佳投资机构。

合肥首先把“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作为招商目标——芯片的芯、液晶屏的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集成电路、面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不管是请院士专家和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大半个汽车圈来开研讨会,还是请顶尖咨询公司来做咨询,关键是把产业链地图拉出来,然后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每个分支,分布怎么样,有哪些头部公司,拉出清单来。缺哪些,那就精准出击,把它拉到合肥。

可谓,目标非常精准,一个个上去谈;目标企业需要什么便利条件,就给创造条件;目标企业正在推动什么策略,就配合策略;今年谈不成,那就明年接着来,直到拿下目标。这一点,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汽车商业评论还发现,其他新一线城市,例如南京,同样把汽车等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

南京被称为引进造车新势力最多的城市,虽然所剩牌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多,但南京在2月7日召开新春第一会向全市上下发出动员令、发布《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

南京发布微信号说,这是该市出台的第四个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16项工作任务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建立政策服务场景化实施细则制度、深化“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等7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汽车商业评论也提醒各地,许多地方都想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积极性是好的,但能否大家都成为车城或车都,这还要取决于许多方面,尤其是否具备基础条件。

一是从市场需求看,我国并不需要那么多新能源汽车城。

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规划总产能达2669万辆,远超实际需求。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1%。即使按照2021年销量289.3万辆来算,产能利用率也不过11%。

二是底特律向来并不是自封的,是水到渠成,车到路有,车到城起,你做好了,别人自然承认你。

三是不搞汽车城建设,做精做强做大某一汽车链上的零部件——做新型汽配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城、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城同样也很好。

50多年来持续研究产业现象并有数部“汽车强国”书籍出版的汽车专家程振彪建议,大家不要一哄而上,搞成投资热,结果没有效益,最后损失很大。“不是不要远大目标,而是不要好高骛远,轻视了基础和做扎实功。”

为什么111中没有财经类院校.是国家引进不了经管类人才吗?还是别的原因?

比亚迪迈入“百万辆俱乐部” 五菱宏光打造“网红爆款”

国产品牌竞逐新能源赛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最近,新能源车板块消息不断。9月1日,小米 汽车 总部正式落户北京;8月29日,比亚迪全新纯电动车海豚在成都车展现场上市,被业界视为“十万级新能源市场最大变量”,此前比亚迪已杀入A股市值前十;由上汽通用五菱打造的五菱宏光MINI EV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连续12个月位居中国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

国产新能源车企迈入“百万辆俱乐部”

8月29日,“十万级纯电精品”比亚迪海豚在成都车展上市,四款车型的售价区间为9.38万元-12.18万元。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 汽车 的车企,比亚迪在2021年突破不断。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 汽车 正式下线,由此成为全球最快量产100万电动车的企业,目前全球车企仅有特斯拉和比亚迪完成新能源 汽车 “百万战绩”。7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突破5万大关,开创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售新纪录。8月4日,比亚迪市值跻身A股总市值前十,有望成为首个市值破万亿的中国车企。A股市场总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由此诞生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新能源行业巨头。8月12日,比亚迪向挪威客户交付第一辆电动 汽车 ,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坚持自主创新,比亚迪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3万项、授权专利约2.1万项,稳居新能源车专利榜单第一。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驶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是首个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市场的中国 汽车 品牌。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 汽车 的“心脏”,宁德时代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已连续4年夺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年度冠军;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厂商。

陈士华分析,作为新能源头部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强化技术创新,重点突破从材料、工艺与设备、电池模组、电池包管理及电池开发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奠定了先发优势。“两家企业市值攀升,双双跻身A股总市值前十,表明 社会 肯定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一批国产品牌强势崛起

我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8月26日,工信部发布《中国 汽车 产业发展年报(2021)》,2020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8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预计超过170万辆,同比增长两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从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相关产业经验来看,当一个品类渗透率接近10%,即意味着该品类驶入占领市场的快车道。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上升,一批国产新能源 汽车 品牌强势崛起。今年1月和4月,被称为“人民代步车”的五菱宏光MINI EV,两度登顶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第一。据市场研究机构EV Sales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排名前十的车型中,中国品牌占四席,分别是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汉EV、欧拉黑猫和广汽Aion S。

比亚迪汉EV和五菱宏光MINI EV被视为自主品牌发力新能源市场的两类代表。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分析,2019年以来,国家对新能源 汽车 的补贴逐渐退坡,新能源车企 探索 应对之策:一种是像比亚迪汉EV这样开发中高端车型,以20万以上售价覆盖成本;一种是国民车五菱宏光,市场定位精准,针对低消费群体,推广节能型低能耗 汽车 产品。

自主品牌稳步向上,与合资品牌短兵相接竞逐新能源赛道。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余均为自主品牌 汽车 产品。许海东称,自主品牌凭借着先发优势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已经逐渐在新能源 汽车 舞台具备了不惧合资品牌车企挑战的实力与底气。

新能源 汽车 带动 汽车 出口增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至7月,我国 汽车 出口同比增长102.5%,增速创 历史 同期新高,新能源 汽车 拉高整体出口增速0.6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我国 汽车 工业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西方 汽车 工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汽车 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还存在差距。新能源 汽车 所涉及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都属于新兴领域,为市场参与者开辟了全新赛道。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是我国在世界 汽车 产业格局翻盘的好契机。

经过20年研发和示范推广,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 汽车 电池装机量排名全球前十榜单中,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占一半。

东风智新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守武介绍称,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中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核心技术已经实现自主掌控,无论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是产品迭代速度,还是从产业基础到的可获取性都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能源 汽车 产业实现自立自强的保障。陈士华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头部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核心优势,针对具备比较优势或已实现技术突破但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特别是,重点突破高安全、高强度、轻量化、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技术,研发高效、高比功率的驱动电机技术,实现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的电机控制技术;重点突破车机高算力主控芯片等车用半导体和元器件攻关;以新能源 汽车 为载体,攻克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从 汽车 大国迈向 汽车 强国,必须加快推动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布局

发展新能源 汽车 是我国从 汽车 大国迈向 汽车 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 汽车 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目前新能源 汽车 已处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化推广的阶段,而解决新能源 汽车 大规模市场化推广的首要问题是首次购置成本高。据测算,新能源 汽车 较传统燃油 汽车 成本劣势主要体现在动力电池上,而使用成本则优势显著,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约为传统燃油 汽车 的五分之一。

新能源 汽车 安全主要是电池安全和行驶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国内报道的电动 汽车 安全事故约100起,故障率最高的是车辆充电时自燃,占事故总数的31%;新能源 汽车 智能化行驶安全问题日渐凸显,亟待市场规范化。

目前,欧美日韩都在新能源 汽车 赛道加速奔跑。未来五年,将是全球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再上新台阶的攻坚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新能源车企可以借助内循环,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许海东分析,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和庞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足以满足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要求。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

该团队经过长期市场调研发现:在出行里程上,84%的用户每天实际行驶里程在40km以内,61%的用户每周充电次数小于等于2次,日常代步出行场景多为上下班通勤、购物逛街、接送孩子上下学等,以二到四人居多。五菱由此打造出宏光MINI EV,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的空间、安全、能耗、能源补给和服务,获得了年轻用户群体青睐。

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净化优化企业政治生态

新能源 汽车 是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有企业践行“国之大者”的 历史 使命。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和服务企业发展新能源 汽车 既是义不容辞的监督责任,也是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

中国一汽纪委聚焦新能源 汽车 发展、“卡脖子”技术、“把民族品牌搞上去”新要求,深入开展中央 科技 创新引领决策部署情况专项检查调研,集团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到研发总院、红旗工厂等10余家单位调研,并到长春金山、北京祥龙博瑞等11个红旗、解放4S店暗访,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及时向党委报告,并督促推动做好相关问题整改。

同时,做实“下沉监督”、“联合监督”,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还存在短板弱项等问题,向党委提出意见建议79条,推动集团公司科学实施“873”、“1025”和“3310”技术攻关,与宁德时代、华为等建立协同创新实验室,在73项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持续推动新能源“353”旗羿·登峰技术战略,支撑红旗E-HS9(新能源)、E-QM5(新能源)等三款车型实现量产。

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红旗品牌销量突破20万辆、增长100%,今年上半年销量又实现增长107.3%;中国一汽半年整车销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0.4%、28.2%、25.3%,持续巩固了良好发展态势。

下一步,中国一汽纪委将持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净化优化企业政治生态,加快推动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布局,实现以红旗品牌为引领的中国一汽新能源业务跃迁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卓越的产品、特色的生态,打造高端电动车品牌。

智能驾驶作用及意义

111也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

2011年4月24日,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

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2]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2]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2]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同济大学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煤炭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大学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江南大学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2]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东北大学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

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

或是财经院校不满足这4个条件,没有相关申报资格吧

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在京隆重开幕!

(1)从技术方面看,智能驾驶与 电动车 有着天然关联性,汽车发展的演进路径正在从一条变成两条

智能驾驶与电动车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两者存在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电动车用电动控制,电动车的根本在电池和电池控制、电控也是算法驱动的行业,这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一个特点,车内电信号可以直接被系统收集。其次,用电动力,而非传统的物理传动,使得车内的电信号可以直接被系统收集。智能驾驶能够帮助解决电动车的充电、节能等核心问题,电动车智能交互系统的背后是将车身机械语言和车联网电子信息语言统一起来,所有信息可以上传下达,实现车与人、车与云的互联。

这样一来,汽车行业就由原来以内燃为主的一条技术演进发展路线,演化成为一条以内燃机为主,一条以电池、电机为主的发展路线,从而使汽车发展的演进路径正在从一条变成两条。另外,后一条的发展空间和边际收益明确要快于传统的路线。未来.汽车的核心配置将不再是多少排量,而是用千瓦、G赫兹、GB,以及连接人车路的程度来衡量。未来汽车的核心价值将被计算能力、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云及电动力来重构。这其中的商业机会不言自明 [2] 。

(2)从交通方面看,智能驾驶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交通效率,并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首先突破的领域

智能驾驶将是未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枝术,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交通效率。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交通拥堵不再是问题,人们可以接受更长的通勤距离,汽车可以是家和办公室的自然延伸,更有利于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汽车的运行需要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智能驾驶漳传感器感知路面障碍,或者通过4G/DSRC与道路设施通信,因此需要在交叉路口、路侧、弯道等布置引导电缆、磁气标志列、雷达反射性标识、传感器、通信设施等。

当前的基础设施,包括超宽车道、护栏、停车标志、振动带等现有设置的交通道路将不再适用。更重要的是,智能驾驶可以为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支撑。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和车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先进的运输系统。

更具体来说,高精度全球定位、高速无线通信、云计算、云控制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是基于配备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统和高速无线通讯系统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有超级计算机的控制中心、移动终端以及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车辆通过通讯系统将高精度的自身经纬度、高度、目的地等相关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处理全部车辆状态信息、目的地信息等,为全体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并将车辆的控制信息实时传达至全体车辆,从而实现全系统内的智能驾驶。通过完全封闭的双层道路设计,可以取消全部红绿灯,并通过在转弯处设置具有一定斜度的路面,保证车辆在整个系统中可以保持高速行驶。在配套的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充电系统、智能检修系统等系统的支持下,实现车辆使用全过程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从而可能成为人工智能首先突破的领域。

(3)从产业发展看,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并重塑产业生态

首先,作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自汽车取代马匹以来,智能驾驶汽车堪称交通运输领域最具颠覆性的设计。未来的汽车将从“配备电子的机械产品”向“配备机械的电子产品”转变,成为可以安全、舒适、便捷移动的智能互联终端,即实现车辆的全面智能化、倍息化。

同时,汽车产业庞大的用户群体、多种多样的使用环境,也将衍生出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大数据,从而影响产业链条的重组、价值实现方式的转现方式的转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由此,整个汽车产业将发生空前深度和广度的变化:传统的汽车使用、设计、制造、销售、售后及管理模式极有可能被彻底颠覆,新模式下的新商机将有无穷多种可能,包括管理、维护、性能检测、服务、备件、回收与再利用、金融、信用等。在这一巨变过程中,智能驾驶无疑将处于中间枢纽和核心环节的地位。

以交通工具共享为例,智能网联可以为交通工具共享的普及提供支撑,而只有具备智能驾驶能力的智能交通工具,才能彻底。解放人。,从而使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共享真正成为可能,实现交通工具使用的。理想主义”:即无需拥有、按需使用、随用随叫、随用随还。这种”轻拥有、重使用”的新型文化将显著提高交通工具的利用串,使得兼顾百姓用车需求和节约型汽车社会成为可能。因此,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

(4)从经济方面看,智能驾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并有可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传统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代表产品,而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社会的代表产品,两者的结合就是智能驾驶,是两化融合的重要代表。因此,智能驾驶不仅仅是新一代的交通工具,也是个性化需求和数据的收集终端和交互平台,更是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智能驾驶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等纷纷与车企、科研机构、创业企业等合作进军该市场。智能驾驶不仅能使交通工具产品本身的价值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与新能源汽车、机械、交通、电子、信息、互联网、通讯、能源、环保、城市建设等众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未来交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制高点,将有可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5)从社会方面看,智能驾驶将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劳动力红利的缺失、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智能驾驶能够实现“机器换人”和产业转型升级,“智能+X”将成为万众创新的新时尚和新潮流。不能说发展智能驾驶能够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可以说智能驾驶能够为解决劳动力短缺引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创造良机。比如,智能驾驶将推动汽车所有权形式和使用方式的改变,既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出行成本,也能够缓解劳动力短缺。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atyHuberty)认为,到2030年,智能驾驶将开创一个规模可达2.6万亿美元的共享机动车市场,并大大降低出行成本。

(6)从环境方面看,智能驾驶能够改善汽车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尽管汽车产业对环境污染(如雾霾)的具体影响程度尚存争议,但汽车无疑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新能源汽车

首先,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徘放。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温室气体和细小颗粒物。结果发现:使用智能驾驶车共享系统不仅节省能源,还能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其次,智能驾驶能够通过提高车辆利用率减轻污染。汽车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供需要的人使用,因此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车辆使用,解放司机,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消费总量,有效减少碳排放。此外,智能驾驶通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污染物徘放。

一项2016年的研究估计,“等红灯或交通拥堵时汽车造成的污染比车辆行驶时高40%。而智能驾驶通过基于实时路况安排路线、规范化行驶、编队匀速行驶等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从而使得废气的徘放大大减少。最后,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智能驾驶在未来可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而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则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

(7)从安全方面看,智能驾驶汽车将由交通工量演变成智能平台,并将成为信息安全的新焦点

智能驾驶汽车将由交通工具演变成智能平台,其作用将从简单的移动运输扩展到办公、、休闲,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服务终端。

事实上,自2014年开始,智能驾驶成为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的一大主角,汽车不再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代步工具,而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服务终端。2015年有十多家汽车厂商参展,为汽车融人了更多的智能元素。奔驰展出一台名为“休息厅”的智能驾驶汽车,车内有四个可旋转的 座椅 ,可以旋转组成一个整体,如同休息室:前排一列显示屏,能让驾驶员和乘客控制车载系统,并支持手势控制和眼球追踪,这款汽车最拉风的功能是其前后LED 车灯 ,能基于汽车的驾驶状态改变颜色。

通用汽车在CES上展示了旗下OnStar联网汽车服务的多项新功能,其中包括一项车内购物服务,用户可以在车内进行网上购物,甚至可以帮助用户预订酒店、提供优惠券及零售商信息,并帮助用户找到停车位。芯片商也在加码智能驾驶,英伟达面向智能汽车推出了专门的移动芯片,谷歌的Android Auto和苹果的Carplay也将成为各大汽车商争相寻求合作的热点。带有很强移动特性的汽车,在搭裁了4G等更为强大的无线通信联网功能之后,也演变成了一个“移动终端”,并且是“块头最大”的移动终端,这个终端在2017年的变革是,汽车的功能将从简单的运输,扩展到办公、和休闲。汽车将不再单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代步工具,而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智能平台,为乘客提供丰富的生活服务。智能驾驶演变为智能平台后,平台将会拥有海量重要信息和消费者隐私,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作为汽车行业年度重要盛会,“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 2021)暨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WICV 2021”或“展会”)于2021年9月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开幕。2021年大会在线下举办实体展会的同时,将继续推出“云端看车”线上展览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全天候的展览模式。其中线下实体展会为期四天,展览规模达5万平方米,吸引了180余家企业参展,展车超过150余辆,预计观众总人数在8万人次。线上展会为期30天,实现24小时全天候内容输出,多维度地展现参展展品,用语音、文字和等多样的方式沟通,实时互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等领导一行参观展会)

WICV 2021由北京市人民、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顺义区人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承办,北京中汽四方会展有限公司担任展览执行单位。

经过三年培育,WICV展会已成为我国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管理部门联动、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展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权威载体,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盛会。本届大会用新的主题,以“引新荟智 绿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全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内最具权威性、最具前瞻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产业特色的世界级平台,持续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开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开展首日)

展区设计重装升级 展商覆盖全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车、路、网、云、图、人的协同创新发展。在展区设计上,今年展会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依托全产业链,涵盖感知、算法、通讯、执行和终端等环节,配合大会论坛“产业再造”篇、“融合应用”篇、“和合共生”篇,同步设立“车路协同”、“产数融合”、“未来生态”3个篇章,规划10大室内外专业展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智能的芯”、“强大的云”、“精准的地图”、“清洁的动力”、“面向未来的协同创新”、“未来出行”(自动驾驶演示体验区),以及“车与生活”互动体验区,展会以车路网云图协同创新为主线,对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进行梳理和全面展示。

(本届参展企业亮点颇多)

本届展会参展商涵盖国内外主流汽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微电子、新能源和新材料相关企业和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供应商。展会吸引了上汽集团、岚图汽车、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北京现代、特斯拉、一汽丰田、华晨宝马、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吉利汽车、奇瑞新能源、理想汽车、哪吒汽车、江汽集团、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一汽解放、上汽红岩等整车企业携最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新车型亮相,人气火爆。一大批汽车产业链及上下游相关公司纷纷参展,百度、美团、毫末智行、AutoX安途、奥动新能源、四维图新、中国电信、卧龙电气、中科巨擎、驭势科技、浙江卡韦德、天皓净化、迪文科技、优控智行、磐优科技、万集科技、蘑菇车联、能链、星云互联、容联易通、四维纵横、美行科技、国能赢创、云驰未来、高鸿、北云科技、嬴彻科技、未感科技、英睿技术、喜马拉雅、世博电控、智加科技、中汽院、中关村包河园、国科思博智车、先导苏州、江苏都万、东土科技、新石器、星河亮点、智行者、矩阵科技、上海芯钛科技、挚途科技、满电出行、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普田物流、一拖集团等公司,以及顺义高精尖产业招商专区、苏州市相城区产业对接会专区等展台,亮点颇多,星光熠熠。

(本届参展企业亮点颇多,星光熠熠)

值得一提的是,顺义作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永久举办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积极布局,提供全面服务保障工作。本次大会顺义区携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集团(新能源)、理想汽车、蘑菇车联、万集科技、美团、星云互联、能链、四维图新等10家企业积极参展,以及顺义主题招商展区精彩亮相。未来,顺义区将围绕国家“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全力打造以5G通讯为核心,带动芯片、智能硬件、云计算、高精度地图等产业链集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项目,形成“车、路、云、网、图”于一体的智能网联协同生态,全力打造北京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技术策源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与应用中心。

(顺义高精尖产业招商专区)

智能驾驶阵容再升级,演示体验和测试赛多元化场景展示效果佳

大会同期举办的“智联未来——自动驾驶演示体验”活动,经过三年积淀,今年进一步创新,正式升级为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作为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今年测试赛自5月启动以来,已经在南京、成都、北京举办了分赛区,共计吸引了89支参赛队伍参与,涵盖汽车企业、科创公司、高校、科研机构及个人车主,比赛车型除了无人驾驶的研发车型外,还基本囊括了市面上能看到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全部智能网联汽车量产车型。9月25日举办补位赛,由于企业报名比较踊跃,大赛为没来及参加前三个分赛区的部分企业开放了补位名额。9月26-28日将举办总决赛,9月28日在大会闭馆仪式上颁奖。这四天将有40多支参加补位赛和总决赛的队伍进行11个测试项目的比拼,涵盖盲区行人穿行避让、连续障碍物识别及响应、红绿灯识别、自动紧急制动、对向车道占道会车、左转车辆冲突通行等内容。

(首届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总决赛)发车仪式和比赛现场)

除了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未来出行展示专区”进一步突破创新,以物流配送、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环卫作业、港口码头、干线物流、无人零售和智慧农业共八大典型应用场景为主线和背景,利用不同场景更全面地模拟、展示智能网联汽车在未来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未来出行展示专区”中物流配送应用场景)?

此外,展会上还展示真实场景的无人配送体验服务,毫末智行、北汽福田、新石器、矩阵数据、南京世博等展商带来的无人配送车、无人售卖车体验,将提供真实场景的无人配送服务。嘉宾可通过App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等物品下单,即可在相应指定区域的承接点收到货品,与实际外卖配送程序与流程相一致。

(观众正在体验无人配送服务)

今年组委会还进一步丰富体验的形式和内容,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加入体验与演